给出几个严厉家长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的例子?

2024-01-06 05:54

1个回答
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贝儿能变聪明,不希望孩子变“笨”,如果希望孩子聪明,首先要知道孩子是如何变“笨”的,这样才能趋利避害,让宝宝向聪明的方向前进。  孩子变笨三大原因  1、永远也赢不了的游戏  如果我们让孩子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难度超出孩子现有的理解能力,但我们又不向他做任何讲解,结果孩子总是不知道该怎么玩,每次尝试都失败,那么孩子的感觉会越来越糟糕,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觉得自己很笨。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里,他很少得到“赢”的感觉,最终,他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看起来笨头笨脑又畏手畏脚的孩子。  2、过早的知识传授  一些热衷于所谓“智力开发”的父母,积极地对幼小的孩子进行读写算训练。那些学业知识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孩子虽然也能靠鹦鹉学舌的方式死记硬背下来,但并不理解,所以往往并未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反而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挫伤了自信。  3、大量的负面暗示  有一个充满寓意的童话故事:有一位美丽的公主,从小就被一位巫婆关在一座高塔上面,每天只能见到巫婆。巫婆每天都对她说:“你的样子丑极了,见到你的人都会感到害怕。”公主相信了巫婆的话,怕被别人嘲笑,不敢逃走。直到有一天,一位王子经过塔下,看到了公主那如仙的美貌,惊为天人,救出了她。这位公主才对着镜子意识到自己原来如此的美丽。  事实上,很多父母都可能在无意间充当了“巫婆”的角色。  说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头禅,说起时甚至带着爱意。可是,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有时,望子成龙的父母有意无意地拿孩子与别人相比,“你看人家丁丁多聪明!”“李阿姨的女儿都能用英语和老外对话了,她比你还小呢。”……有时,父母在朋友、外人面前表现谦虚,“我儿子不行,很笨的。”“这孩子很没脑子的。”  整日被淹没在如此大量的负面暗示里,孩子怎么能不真心实意地相信自己真的很笨?  当孩子因为上述种种原因,深信自己的脑子很笨、学习能力很差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自我怀疑,他的潜意识就会产生“保护作用”,拒绝新的资讯进入记忆库,来保护主人的信念是对的。结果就真的成了“学什么都学不会”的笨孩子。 如果你不想孩子变笨  1、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  当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到快乐时,大脑里会释放出“脑内吗啡”,这种化学物质会驱使孩子想重复这一经验。 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  在做游戏、玩玩具、做手工、参加竞赛及做家务等等活动中,鼓励孩子大胆尝试,适当引导,让孩子可以通过一定努力品尝到胜利的喜悦。比如,当孩子跃跃欲试想帮妈妈洗碗时,不要嫌麻烦,或是怕他打碎碗而拒绝他,不妨为他搬个高度适中的凳子,为他戴上围裙、套袖,告诉他怎样轻拿轻放,怎样冲洗干净。当孩子洗好一只碗时,大声夸赞他干得真棒,孩子会很快乐,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  对小孩子来说,各种探索都是学习的机会,那么,就让我们 “为孩子找一棵矮点的苹果树,让孩子踮起脚,伸手就可以摘到苹果”。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会让孩子信心百倍,动力十足地向下一个更高的目标迈进。  2、兴趣永远第一  凌志军在畅销书《微软小子》里讲了个故事,朱丽叶的儿子沃伦秉性聪慧,才14岁,就已完成高中学业,可以上大学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中国父母都会很自豪地叙述孩子的成功,朱丽叶却并不想让儿子现在就上大学,原因是想让他更多地享受童年时光,让他做他喜欢的事情。 她与作者有如下的问答:  “作为老师,你觉得“成绩、兴趣、快乐童年、道德”中什么对学生最重要?”  “兴趣永远是第一。没有兴趣就没有一切。有了兴趣,伟大的成绩便随之而来。”  “那么,作为母亲,你觉得什么对孩子最重要?”  “兴趣,还是兴趣。我希望他有一个很快乐的童年。不过,兴趣还是第一位。有兴趣才有快乐。”  这位母亲的信念与一位前苏联的教育家异曲同工。一次,这位教育家给学前班的孩子们上课。他准备了一个“发言球”,一边从讲台扔出去,一边说“2+3=”,哪个孩子接到球,哪个孩子就说出答案,孩子们学得很高兴。听课老师有的就不理解,说你这不是多此一举吗?直接提问不就可以了吗?要什么“发言球”?他回答说,没有“发言球”,当然也可以提问,但是孩子们却没有了发言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已成老生常谈,却仍被很多父母熟视无睹。如果你希望孩子越来越聪明、越学越爱学,那就把激发、呵护、提高孩子对学习活动的兴趣放到每日日程上吧。  3、告诉孩子,失败了没关系  学习、活动总有胜败、输赢,怎么给予孩子评定是一门艺术。因为孩子本身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大多数是靠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进行自我认识。  当孩子为“失败”而难过时,父母不应以怜悯的态度对待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更甚至劈头盖脸地责骂孩子,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明白,失败、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人人都可能碰到,勇敢、聪明的人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努力。  允许孩子失败,也是对孩子能够成功的一种信任。  最后,让我们思考国际21世纪委员会对“最初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看它是否“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如果是,这种教育可以说是成功的;否则就是失败的。 
相关问答
家长对孩子过分严厉,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1个回答2024-02-17 01:07
最近呢,我收到很多父母的后台来信。对于孩子如何管教成为了家长心中的头等大事。孩子到该管松点好呢还是管严点好呢? 其实,针对于这个问题,思妈今天做出了一个详细的解答,请大家耐心往下看。 很多...
全文
严厉对待孩子而让孩子有了成就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30 15:12
孟母三迁 宋代一门出三宰相的家庭 岳母刺字 撒切尔父亲要求只坐前排 狼爸虎妈
写老师对我很严厉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29 10:00
老师我想对你说 时光荏苒,老师你还好吗? 老师,我想对你说:你的音容笑貌,你的举手投足,时常展现在我的眼前;你的关心,爱护,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你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至今铭记在我的心中;你和...
全文
表现出父母老师严厉的爱的事例 对我们严厉又是为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31 11:16
诚实比一千颗樱桃树还有价值——诚实 乔治•华盛顿从懂事起,就很崇拜英雄人物。当他看到哥哥穿着军装上前线打仗,羡慕极了。一天吃过晚饭,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急忙跑去问父亲:“爸爸,我长大了也要像...
全文
给出几个严厉家长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的例子?
1个回答2023-01-25 00:25
有正面也有负面,各个家庭情况不同。
负面情绪影响人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19 01:37
一个人的心情不好 做事的时候就精神集中不了 容易犯错误
我要一篇关于父母对孩子严厉的爱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22 05:58
打骂孩没少处让孩家间产代沟愿敢与沟通更偿失要想知道孩切办与孩做朋友
我要一篇关于父母对孩子严厉的爱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26 18:20
打和骂对孩子没有多少好处的,还会让孩子和家长之间产生代沟,不愿和不敢与你沟通,那样会更得不偿失的,要想知道孩子的一切,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孩子做朋友答案补充这个有很多啊,不过都是我们父辈们那一代的了,我们...
全文
父母对子女严厉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20 15:47
首先你要了解自己子女的性格和弱点。记得我女儿在上小学5年纪时,有一次我检查书包,发现女儿书包里有一本小人书,我看了一下,发现是下三滥的言情小说,当时我气坏了,本想好好地打她一顿,解解气,可我女儿是那种...
全文
父亲严厉的事例一小段高中作文
1个回答2024-02-11 11:45
  一次,爸爸让我背以前学过的英语单词,然后考我。我想这都是以前学过的单词,所以没认真看。结果爸爸一问,我有好几个没答上来,爸爸就火了,严厉的批评说:“以前的东西只有不断的复习,才能记住,就象孔子说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