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胜英其人

2024-01-07 13:42

1个回答
历史上没有胜英其人,只是小说的虚构人物。

资料一:《中华武侠经典》总序】

晚清民国涌现过几位影响广泛,跻身曲苑书坛的武侠小说作家,如以武侠鼓吹民主革命的姚民哀(评弹艺人,代表作《四海擒龙记》)、张杰鑫(《三侠剑》)、常杰淼(《雍正剑侠图》)、蒋庭轸(《金刀会七义》)就都是创作上独力成书的评话演员。

《三侠剑》作者,与《雍正剑侠图》作者常杰淼是同门师兄弟。

张杰鑫二十年代后期在天津说书,轮流上演《永庆升平》、《五女七贞》,上座率欠佳,便独出心裁,用《彭公案》、《施公案》某些人物为据,虚构出金刀将胜英、大头鬼王鬼见愁赶浪无丝夏侯商元、金头虎贾明等人物故事,攻山破寨,踏破江湖,极尽火爆热闹之渲染。

不想一登书坛说演,竟大受欢迎,使听众们津津乐道。

后来在天津、上海分集陆续出版,竟风行海内外,已经印行了37 集,全书尚未最后结束。

《三侠剑》和《雍正剑侠图》一样,在民国旧派武侠小说中占有重要位置,对读者也有较深远的影响,当年可说是妇孺皆知,至今读者依然难于忘情。

【参考资料二:单老评书《三侠剑》的来龙去脉】

《三侠剑》原是天津评书艺人张杰鑫及其弟子所作,它和常杰淼的《雍正剑侠图》是北方短打书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两部书,在北京评书中则与《彭公案》、《五女七贞》等共称“小八件”。

三四十年代,提起胜英、童林之名,几乎无人不晓。

评书艺人中有“贾明好说,胜英难讲”之艺谚,可见影响之深。

此书的创作缘由是这样的:1900年以来,评书《彭公案》风行一时。

民初天津评书名家英致长、王致玖、徐长盛三人决定编演新书目与之竞争。

王致玖从其舅父处得来从宫里字纸箱中拾得的类似《三侠剑》的文字提纲,在英、徐的指导下,与弟子张杰鑫一起,编演了《三侠剑》。

另有一种说法则是此书是张杰鑫偶得之。

张原本擅说《东汉》和《永庆升平》,后因年龄增长而气力不足,使不动长枪书了,便想寻找一部合适的短打书。

在看京剧《莲花湖》时触动灵机,以此故事为主前加后延,并将一些精彩情节摘摘挂挂、改头换面,杜撰成新书。

当时此书较短,讲时不够一节(四个月左右),仅有百来天。

后经其首徒孔轸清充实,加上武打情节,得以完整。

张杰鑫反过来又跟徒弟学,终于成名书坛。

二十年代中后期,《新天津报》、《新天津晚报》曾连载张杰鑫口述本《三侠剑》。

至1927年,刊到第九集《程家堡》时,张逝世。

后由其弟子蒋轸庭、董枢权等继续编述,仍以张杰鑫的名义发表。

1950年上海正气书局曾出版过此书,共37册,未终。

此故事惊险奇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上座率极好。

一时间,很多说袍带书的艺人纷纷改说《三侠剑》,一些初学者也常以《三侠剑》作为首演书目。

因此,三十年代,《三侠剑》一书在京津书坛久演不衰。

然而,从一问世,此书就存在很大争论,褒贬不一。

此项不是本文侧重,不再赘述。

单本《三侠剑》共八册,包括《三侠剑》、《续三侠剑》和《后续三侠剑》。

个人认为,此书在单田芳的评书作品中应属上乘之作。

他摒弃了原著中的枝蔓情节和过于纷繁的人物,使线索清晰的同时仍能保持情节的紧凑。

同时注意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像贾明、蒋伯芳、杨香武、林士佩等,都是可圈可点的。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后续三侠剑》中,单田芳明显注意到了原有史实,而在情节上作了相应变动。

与张杰鑫原本比较,单本无疑更为精炼和集中,虽不及原有之热闹,但更符合当代听众的口味。

《三侠剑》一书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彭公案》主要人物的长辈,部分人物和故事情节与《清烈传》相似。

《三侠剑》主要讲述神镖将胜英、震三山肖杰、九头狮子孟凯等三侠和艾莲池、红衣道姑张紫清、夏侯商元三剑的故事。

胜英是全书书胆,贾明、杨香武是书筋。

明末,胜英与屠灿等八人结拜,占据逢虎山,劫富济贫。

后来秦天豹触犯山规,被胜英镖打致死,这是《三侠剑》成书以前的故事,介于《明清八义》和《三侠剑》之间。

关于《三侠剑》的内容,则是讲述胜英在晚年时荣任十三省总镖局的总镖头,武林败类高双青作案后藏匿于莲花峪,由此开始平山灭寨的故事。

胜英为缉捕高双青,与寨主林士佩比武,后扩展为南北英雄会的武斗。

秦天豹之子秦尤(一名秦龙,应为笔误,两字只有一笔之差)为报父仇,潜入宫中盗宝,以此诬陷胜英。

胜英被迫戴罪立功,捉拿盗宝人。

此后即是总镖局与域外各山各寨各海岛的对峙,经过激烈战斗,在众多师兄弟及能人协助下,扫平五湖、三台、八大名山。

像破二郎山、破莲花峪、棍扫萧金台、火烧喜事棚、二下南七省、打澎湖、破巢湖、夜走黑水湖,直到群雄聚会五打莲花湖,收万丈翻波浪韩秀。

后部则说的是又有来自台湾的二蟹盗皇冠,胜英奉旨追查,攻打十二岛、十二滩,一剑会三铁,大破盘龙阵。

因宝置阵内,又有八剑进八门,一剑斗三绝,直到平定台湾。

单本《三侠剑》与此多有出入,像杭州擂和收台湾等,均是自撰。
相关问答
文胜质,质胜史,史胜野。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9-01 02:12
文则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过于追求华丽的文彩,而不重视朴实的本质,一个人就会显得华而不实。过于看重朴实的本质,而不在乎文彩的衬托,一个人就会显得粗俗。只有文彩和朴实恰到好处,相得益彰,...
全文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16:38
南朝时期 陈庆之7000人北上洛阳,居然连战连捷。在睢阳大破7万守军,攻占城池;考城歼灭2万守军,攻占城池;进攻7万御林军防守的荥阳,胶着中遭援军20余万包围,然后在包围圈形成之前,大破荥阳,攻占...
全文
名字三个字的历史人物,最后一个字是胜
1个回答2023-05-23 08:07
水浒传里面公孙胜
史记里面以强胜弱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23:54
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发生于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春天,它是春秋初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之间进行的一场车阵会战,也是我国历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
历史上爱财胜命的人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9 00:44
多了,比如明朝末年的所有在京城的官员侍隐,皇帝让捐款个个都喊穷要买房子,等京城破了,一个一个的都被榨出来,还有巴格达的国王,不舍得讲钱拿来激励士气,城破后被蒙古军关在宝库里面饿死。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是...
全文
历史人物里那些争强好胜
1个回答2024-05-10 14:06
  太多了,说不全、、   关羽,张飞,马超,夏侯惇,吕布,庞涓,白玉堂,孙策,项羽。。。。   瓦岗寨程咬金的小舅子裴元庆不服李元霸被锤死。 李元霸自以为天下无敌与天比武,被雷劈死。
求一些名胜古迹的有关历史名人与故事
1个回答2024-05-16 23:46
武松 武松打虎,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的故事,主要讲述梁山好汉武松回家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至酒家沽饮十八碗,醉后欲行赶路。酒家告以冈上有虎伤人,劝其勿行。武松不信,在冈上果遇一条吊睛白额大虫。武松奋...
全文
历史上天时地利人和取胜的故事
1个回答2022-12-16 11:30
草船借箭,赤壁之战
历史上因争强好胜吃亏的人
1个回答2024-03-18 20:41
 有鞌 之 战,很经典的战例, 齐侯(齐顷公,名无野)由于轻敌而差点被俘.齐国从此成了晋国的附庸.有意思的是齐顷公战前非常藐视晋国,战后到晋国朝拜,劝晋侯称王,被骂一通后回国成了贤君,重用宴子...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