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听蒲松龄全文赏析?

2024-01-11 01:24

1个回答

“镜听”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占卜方法:“先觅一古镜,锦囊盛之,独向灶神,勿令人见,双手捧镜,诵咒七遍。出听人言,以定凶吉…无不验也。”因为其灵验,科举时代的妇女常常用镜听来占卜士人能否及第,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镜听》就叙述了这样一个简短的故事:有士人二郑,其妻暗以镜听占卜二郑考试的结局,并且因此“始知镜听之验也” 。

怀中抱镜藏门候,闻人初言细品评。

但《镜听》的主题并不是宣扬“镜听之灵验”,而是反映科举考试的社会制度对于家庭的悲剧性影响。

“郑氏兄弟,皆文学士,大郑早知名,父母尝过爱之,又因子并及其妇;二郑落拓,不甚为父母所欢,遂恶其次妇,至不齿礼。”郑氏兄弟都是读书能文的人,但大郑成名早,父母就偏爱他,连带也偏爱大儿媳。二郑运气不佳,科场落拓,父母因此就不太喜欢他,连带也不待见他的妻子,根本就不把她当作儿媳疼爱。

父母之区别对待自己的两个儿子,以其功名高下而采取不同态度,体现了社会对待科举及第者和落第者的世俗人情。“战胜真才子,名高动世人”,科场文战获胜,就是世人眼中的“真才子”,就是父母眼中的“真儿子”。 “今日街头看御榜,大能荣耀苦心人。”文章之可致身,苦心人之有荣耀,都是对及第者而言的。“频居康了之中,则须发之条条可丑;一落孙山之外,则文章之处处皆疵。”落榜的人连每根头发、胡子都让人觉得可厌,文章再好也被认为处处是毛病。此时,不仅文章和苦心都黯然了,连父母之爱、夫妻之情都黯然了。士人的荣耀和黯然都来自趋炎附势的世态人情。二郑夫妻在“庭帏之中”即父母家所受到的冷遇,就是科场失意者的社会遭遇的象征。

相关问答
蒲松龄的《婴宁》赏析
1个回答2022-05-19 20:15
佩服楼上啊....
蒲松龄故居的蒲松龄墓
1个回答2024-05-11 10:02
蒲松龄墓位于淄川区蒲家庄东南约500米处。墓地四周系砖石砌围墙,内松柏树10株古木阴翳,郁郁葱葱。墓院系蒲氏老林,内有古墓几十个,蒲松龄墓在墓园北侧,封土高约两米,墓穴呈头向西南,足帆历向东北之势...
全文
蒲松龄是谁
1个回答2022-09-05 12:07
写聊斋志异的那个 ~,
蒲松龄是谁啊
1个回答2023-04-23 09:39
《聊斋志异》你肯定读过吧,那本书就是他编写的,蒲松龄走访了许多地方,搜集民间的鬼怪神话故事,然后编写成书。他只能算是一个文学家,应该算不上是一个著名的小说家。
蒲松龄 ...
1个回答2023-08-18 23:43
聊斋肯定是他写的,不过其中的事的真伪性早已无法考证
蒲松龄。
1个回答2023-08-25 04:40
聊斋是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异的故事,,对联是郭沫若先生说蒲松龄的
蒲松龄字什么什么
1个回答2023-01-25 00:08
字剑臣。号柳泉居士
口技蒲松龄
1个回答2023-11-10 08:57
你要问什么?
蒲松龄什么人物
1个回答2024-02-20 22:54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
全文
混世魔王是西游记里那个情节的
1个回答2024-06-19 08:22
原著人物和情节多比较繁杂,作为电视剧,就要进行适当简化和改编,以便于让观众更清楚明了。比如电视版《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无不进行了人物和情节简化。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