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2024-01-11 11:28

1个回答
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中华书局1983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有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生平

  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且十分被看重。

  [一]京尹时期15-30刘义庆15岁一路来平步青云,其中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的典籍,对《世说新语》的编撰奠定良好的基础,7岁升任尚书左朴射[相当于副宰相],位极人臣,但他的伯父刘裕首开篡杀之风,使得宗室间互相残杀。因此刘义庆也惧有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朴射一职。

  [二]荆州时期30-37刘义庆担任荆州刺史,颇有政绩。荆州地广兵强,是长江上游的重镇,在此过了8年安定的生活。

  [三]江南时期37-42刘义庆担任江州刺史与南衮州刺史,38岁开始编撰《世说新语》,与当时的文人、僧人往来频繁。于42岁病逝于京师。刘义庆是个「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的人,称得上是文人政治家。一生虽历任要职,但政绩却乏善可陈,除了本身个性不热衷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卷入刘宋皇室的权力斗争。

  《世说新语》 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的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的书。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撰写,梁刘峻(字孝标)注。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该书原名《世说》,后人为与刘向书相别,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小说。<<宋书·刘道规传>>称刘义庆“性简素”,“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世说新语》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笔记影响尤其大。编著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江州刺史等职。 《宋书‧宗室传》说他“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著有《徐州先贤传赞》九卷及《典叙》、志怪小说《幽明录》等。刘义庆以前的志人(轶事)小说有晋裴启的《语林》、郭澄之的《郭子》等,均已散佚。《世说新语》虽被保存了下来,但近代学者根据唐写本残卷考证,亦经后人删改,与原貌已有很大出入。 原文编辑本段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编辑本段  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

  元方:即陈纪。

  期行:相约而行。期,约会,约定时间。行,出行。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中午.

  至:到

  舍去:不再等候而走了。舍,丢下;去,离开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戏:玩耍,游戏。

  尊君在不: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假字,通“否”,不。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委,放弃,抛弃。

  君:您。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惭:惭愧

  引:拉,这里指表示友好的动作。

  顾:回头看。 译 文编辑本段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正午过了(太丘的朋友)没来,陈太丘便不再等候,离开了,(陈太丘)走后,(友人)才来。陈太丘的长子陈元方当时才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您很久您都没来,他便离开了。”朋友便生气的骂道:“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对方丢下自己走了。”元方答道:“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正午时你还不到,就是不守诚信;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进入了家门,不再回头看父亲的朋友一眼。 中心编辑本段  本文记述陈元方与来客的对话。表现了陈元方的聪慧,懂得为人之道,明白事理、落落大方。说明了“礼”和"信“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丧失朋友。

  我们也不要对大人不讲礼貌。 人物编辑本段  陈元方是一个诚实守信,待人有礼,能言善辩的小孩.而且他可以捍卫自己与父亲的尊严。

  友人是一个不守信用,没有礼貌的人.但却知错会改。
相关问答
从文章中,小男孩在等待一个更好的时刻,这是什么时刻?他为什么要等这个时刻
1个回答2024-03-10 09:51
因为现在的时刻不够好 所以小男孩才在等待最好的时刻 这个时刻是美好的时刻
现在我深刻理解了“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章都有个主题,但是生活没有。生活不是写文章...
1个回答2024-02-21 08:49
C 解析: 文段开篇通过“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引出生活没有主题这一观点,随后对生活与写文章的不同展开解释。尾句通过转折词“不过”提出,仍希望能为生活找一个好的主题。故文段为分总结构,重在强调...
全文
男孩刻印章成语
1个回答2024-02-05 17:42
  出口成章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解释】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
全文
激光刻章机可不可以刻石头章
1个回答2022-09-21 11:50
石头章一般是用机械雕刻机雕刻,石头的燃点很高,所以用激光雕刻机来照射,高温燃烧气化掉是很困难的,用最大的功率雕刻也只能雕很浅的一层.不过可以用激光加手工的方式来完成雕刻,先用激光雕刻一个印子,然后再用...
全文
请问这个印章刻的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3-23 12:25
只认识一个印
5.刻板文章 打一成语
1个回答2024-02-22 08:54
千篇一律 [ qiān piān yī lǜ ] 基本释义 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出 处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千篇一律;诗道未成;慎勿轻看;...
全文
形容文章见解深刻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7 05:39
【成语】真知灼见 【拼音】zhēn zhī zhuó jiàn 【解释】灼:明白,透彻。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
全文
印章雕刻和篆刻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2-10-16 08:49
只是概念上的区别。 篆刻:指篆章的雕刻技与泛指通过篆书雕刻所作的作品。 印章雕刻:泛指某种雕刻技术。如果是专指篆章雕刻的话,应归属于篆刻。
姓名的印章是阴刻好还是阳刻好呢?
3个回答2022-09-26 12:31
阳刻好,我觉得
这印章刻的什么字?
2个回答2023-01-14 01:05
这个印章文字为篆书字体,镜像过来就是盖出来的效果,右读为:慧物色。 谢wangkb898兄提示,改印为色。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