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讲朱自清的《背影》,谁能给我一些问题和问题的答案?

2024-01-12 16:04

多一点,不用太多。
1个回答
1.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2.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3.课文结尾写作者读父亲的信,又见父亲的背影,却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这是什么原因?

本题抓住“背影”这个重点,由此切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研究课文特色。

  答案

1.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可从“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起至“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四次写背影的文字:

  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③“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写,写衣帽,然后作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还用自己的感情烘托这个背影。

  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2.父亲离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并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写这个背影,能表现这样的感情:为父爱感动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恋、惆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辛酸。

3.父亲在信上说到了“大去之期”,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作者不禁泪如泉涌,含着眼泪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所以这一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
相关问答
朱自清《背影》教案教学设计(一)
1个回答2024-03-21 21:22
《背影》-----朱自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及重点] 1、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2、朴实的语言风格。3、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的深深的爱子之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
全文
朱自清的背影教案以背影为题好在哪里
1个回答2022-12-27 16:30
“背影”是全文的写作线索,又是文章题旨得以集中反映的所在.以“背影”为题含蓄隽永,“背影”既是人物形象的素描,又是人物精神的写照,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结点. 作者把长期郁结在心头的...
全文
朱自清《背影》全文
1个回答2023-08-08 07:49
哭佩弦友人情重下联是
朱自清 背影
1个回答2024-02-26 21:27
作者已开始没有体会到。 刚开始,父亲为儿子向脚夫还价的时候儿子嫌父亲说话不够漂亮,说自己“太聪明”是反语,对自己当时没能够理解父亲的爱而内疚。 从父亲为作者买橘子的事例中,可以看出,父亲虽然有身体不便...
全文
朱自清背影名句
1个回答2024-02-09 22:55
朱自清《背影》名句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2)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全文
朱自清的背影主要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3-08 15:05
朱自清的《背影》主要讲的是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 作者的父亲在车站的月台为儿子送行,并不辞辛苦的为儿子翻车道买橘子,并对儿子的细...
全文
朱自清的 背影的 简介
1个回答2024-03-14 08:25
作品记叙的是多年前父亲在浦口车站送他乘火车北上念书的情景文章不长,只一千多字。一共有六个自然段,前两个自然段主要为背影的出现作烘托和铺垫,交代背影出现的特定背景:屡遭变故,家境惨淡。第三、四、五...
全文
背影朱自清
1个回答2024-03-16 18:59
“扑扑衣上的泥土”下面的“心里很轻松似的”一语是作者眼睛里看出来的,是虚写……
朱自清《背影》
1个回答2024-03-30 10:06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作者使用了一个“找”字,说明作者的心中此时此刻是多么想看父亲一眼,也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深情。本文主要写的就是车站送别时的背...
全文
朱自清 背影 阅读答案
2个回答2022-08-04 00:55
1.这段话着重描写父亲那一特征?描写这一特征的原因有哪些 背影。作者着重描写父亲这一特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父亲的背影是依依惜别中留给儿子的最深刻的印象;②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儿子...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