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小故事,还有它的寓意==关于知礼、守义、行仁中的任意一方面的

2024-01-13 22:43

道德小故事,还有它的寓意==关于知礼、守义、行仁中的任意一方面的
1个回答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 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相关问答
道德小故事,还有它的寓意==关于知礼、守义、行仁中的任意一方面的
1个回答2023-12-07 10:57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 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
全文
道,德,仁,义,礼,法(说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1-14 03:26
行为道德规范
尊德守礼 ,还是遵德守礼?
2个回答2023-12-12 17:18
尊德守礼。尊德是一种层次更高的要求,尊重道德的约束,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发自公民内心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 "君子尊德行而道问学"出自《中庸》,朱熹、陆九渊在教人为学功夫方面的分歧在于如...
全文
求孔子关于“仁”“礼”“德”相关名言
1个回答2022-08-05 23:3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王守仁的任性事迹
1个回答2024-01-31 05:05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人称王阳明。 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释、道...
全文
明礼守法讲美德演讲稿
1个回答2024-02-10 14:51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在这里和大家谈谈如何“修身行善,明礼守法”。 “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纯洁, 通过自我反省体察,...
全文
没有公德心,不懂得礼让。这像哪个寓言故事?
1个回答2024-01-19 01:44
《两只山羊过河》 一天上午,两只小山羊由河的两岸向河上的独木桥走,走着走着它们就在独木桥的中间相遇了。 小黑羊说:“我先上的,你退回去让我先过!” 小白羊也不甘示弱:“谁看见你先上的,明明是我先上...
全文
王守仁是谁?王守仁思想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8 19:04
  肖像   王守仁一生博闻多识,是有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其最有名的成就莫过于集陆王心学之大成于一身。这个我们在历史书上已经有所了解了。王守仁的思想是怎样的?   王守仁是...
全文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个回答2022-08-17 20:40
故失道而后德。 注:世人失去本来纯善的本体,所以圣人才教人以德。 失德而后仁。 注:人心变迁世人失去善良德行,所以圣人才教人以仁。 失仁而后义。 注:世人因失去了仁义之心,所以圣人才教...
全文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3-13 01:06
故失道而后德。 注:世人失去本来纯善的本体,所以圣人才教人以德。 失德而后仁。 注:人心变迁世人失去善良德行,所以圣人才教人以仁。 失仁而后义。 注:世人因失去了仁义之心,所以圣人才教人...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