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典故

2024-01-14 00:56

1个回答

故事简介: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汉族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又何必担心挖不平呢?”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

拓展资料:

故事内容:

古代,大轵国国王侍卫愚公性情耿直刚烈,得罪了大臣智叟。愚公遭陷害,全家被贬回故乡。愚公面对家门前的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苦于祖辈饱受封闭、贫穷之苦,动员和带领全家想挖平险峻的大山,造福子孙后代。

山中的妖魔做法,使愚公长子不幸丧命,这些都没有动摇愚公的雄心。最终愚公的执着影响了村民,也感动了玉皇大帝,命令两个大力神将一山背到朔方东部,将一山背到雍州南部,以保三界和谐。愚公了却心愿,安详而逝。村民怀念他的功德,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从此,愚公壮举名扬千古,愚公精神流芳百世。

作品简介:

《列子·汤问》是列子所辑注,里面具有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子》这部书的作者,旧本题周列御寇撰。《汉书·艺文志》道家有《列子》,班固自注曰:“名圄寇,先庄子,庄子称之。”

现存的《庄子》书中二十二次提到列子,分别见于《迫遥游》、《应帝王》、《至乐》、《达生》、《田子方》、《列御寇》、《让王》诸篇,有时尊称他为子列子,有时称他为列子,有时直呼其名,作列御寇,或御寇,上御下示、御、图三字古音全同,当可通用,因此,《庄子》中的列御寇,即班固所说的列圄寇。

作者简介:

列子,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郑国人。思想上崇尚虚无飘渺,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古书中有他卸风而行的记载,这是他潇洒的一面。然而现实中的列子则时常处于困顿之中。《庄子》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

列子的来历:

列子也称列御寇,或称列圄寇,是战国时早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述列子是郑国人,他居住在郑国四十年,无人知其是何人。 《汉书》作者认为他生活的年代早於庄子,因此《庄子》书中记载了很多关于他的传说 。

相关问答
愚公移山是什么故事,愚公移山故事内容介绍
1个回答2024-01-26 20:11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 《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
全文
愚公移山的精神 关于愚公移山精神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1 17:32
坚持不懈 跛鳖千里 有志者事竟成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水滴石穿 山溜穿石 磨杵成针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是愚人吗?为什么?
1个回答2024-03-02 17:57
愚公在古代是指普通老百姓,是憨厚的那种(委婉说法) 愚人以的移山,是常传佳句,今天的愚人节也可以作为纪念他而过! 证明人人都有自己的聪明之处,别人眼里的愚人传为佳句,但做得对则千古流芳~~~~...
全文
愚公移山的故事请问愚公怎么死的
1个回答2022-11-08 17:46
愚公累死的。
愚公移山 愚公搬家
1个回答2024-01-27 22:43
支持正方 愚公移山 说明了他的远大理想 他是在为未来的后辈们造福
关于愚公移山愚蠢的小故事2
1个回答2024-02-25 12:17
可以搬家,何苦移山,让子孙无尽痛苦。
愚公移山愚公的形象
1个回答2024-03-19 08:05
愚公移山中愚公的州余笑人物形象   愚公愚公要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说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惩,苦。这里是意动用法。塞...
全文
愚公移山的故事是从哪里来的?
1个回答2024-01-18 11:08
愚公移山的故事发生在王屋山,王屋山上有王屋乡,王屋乡里有愚公村,而愚公村便是神话传说中愚公的故乡。 出济源市区,西行35公里便是王屋乡。 沿济邵(邵原镇为济源市最西的一个镇)公路西行,王屋山的俊秀挺...
全文
《愚公移山》的好词、好句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7 02:55
好词: 无陇断焉,寒暑易节,何苦而不平,汝之不惠,叩石垦壤 好句: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
全文
愚公移山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8 03:56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面积方圆约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