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讲述了一则什么传说故事

2024-01-14 20:40

1个回答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苏教版为: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编辑本段注释
  游:游历、游学。   辩斗:辩论,争论。   故:缘故,原因。   以:认为。   去:距离。   日中:正午。   及:到。   车盖:车篷。   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汤,热水,开水。(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决:决断,判定。   孰:谁。   为:通“谓”,说。   汝:您。   知:zhī,认识,知识。   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小孩在为什么事情辩论不已,便上前去问其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近,而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远,而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太阳却像盘子那样小,这不是离人近看起来大,而远看起来小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让人感觉清凉,到了中午时就感觉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离人近时热,而离人远时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他们的话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相关问答
两小儿辩日记述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9 18:42
 孔子向东游学,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正午的时候距...
全文
简述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1个回答2024-02-27 00:05
1、内因是事物的内在矛盾,外因是事物碧简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内外因的区分是就具体事物而言的,是相对的。 2、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一位的原因。因为它是事物发展的自身的内在根据,归根到...
全文
简述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1个回答2024-02-15 08:40
事物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外因和内因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内因是事物发现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两小儿辩日》中谁的观点是对的?简单的陈述一下理由
1个回答2024-03-03 10:28
第二个对。 忽略地球公转,只考虑自转,从太阳中心点到地球表面上的一个固定点来说,肯定是早上距离长、中午距离短。只不过这点距离的变化并不足以导致中午热早上凉,中午热早上凉是太阳入射角度引起的,不是...
全文
描述辩证法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1 19:18
一分为二,自相矛盾
简述辩护词的论辩思路。
2个回答2022-08-28 02:28
先说自己的观点 然后驳倒对方的观点 这个很重要 一般可以偷梁换柱或者举例等等 把对方的观点驳倒 这个时候就胜利了百分之八十 最后再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中间主要是和对方观点形成鲜明对比 让听者感觉你的...
全文
简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个回答2024-02-25 05:55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体现在:1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本源是物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物质具有第一性,意识具有第二性。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全文
辩论赛的一辩需要陈述的内容和观点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0-29 21:10
首先,辩题中的概念要清晰,即词语的意思,一定要基本公正且对我方有利,其次,八遍体用我方的解释解释一遍,再次,你的论据要表述出来,支持你的观点,证据,最后,总结下就可以了
辩证法与诡辩论的区别是什么?最好举例论述之!
2个回答2023-02-01 04:55
辩证法是联系的,运动的,全面的看问题。而诡辩论是只承认运动而忽略静止。哲学上典型的诡辩论有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说的“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还有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却不还,说自己不是当时的自己...
全文
如 果 药 家 鑫 这 样 辩 述 呢 ????
1个回答2022-09-13 03:58
这男主好好哇~借我一株常春藤 作者:滕玦 继兄妹恋~只怪我们太贪玩 作者一个在父母与哥哥姐姐宠爱中长大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情感经历呢? 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