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逃暑 其阴逾去的去字的意思,和全文意思,再加孟母戒子,列子学射的全部意思。急急急

2024-01-16 21:40

1个回答
  一)去:是离开的意思

  二)

  1原文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④从阴。及至暮,反⑤席

  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⑥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⑦于身。其阴逾⑧去⑨,而

  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太平御览•人事部》具看见

  2注释

  1.逃暑:避暑,乘凉。

  2.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3.衽(rèn):卧席

  4.以:为了,目的是。

  5.反:通“返”,返回。

  6.徙(xǐ):移动

  7.濡(rú):沾湿

  8.逾:(通假字,同:愈)同愈,更加

  9.去:离开

  10.至:到

  11.去:距离

  12.席:睡

  13从:跟从

  3翻译

  郑国有个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的人,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露水沾湿了全身。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了。(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当笨拙了。

  4短文寓意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外界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要随着事态的发展去解决问题所在,而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不然就会碰壁、受灾;客观世界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我们也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不能墨守成规。郑人用避暑的办法去对待夜间的露水,当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用狭隘的经验去对待变化着的事物,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三)孟母戒子

  1原文

  孟子少时①,诵②,其母方③织。孟子辍然④中止,乃复进⑤。其母知其喧⑥也,呼而问之:“何为⑦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⑧。”其母引⑨刀裂⑩其织,以此戒⑾之。自是之后⑿,孟子不复喧矣。

  2注释

  1少时:小时候

  2诵:背诵,背书。

  3方织:正在织布。方,正。

  4辍(chuò)然中止: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 

  5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乃:于是,就。复:再,又。

  6宣:遗忘,忘记。

  7何为:即“为何”,为什么。

  8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

  9引:拿来,拿起。

  10以: 作为

  11戒 :告诫

  12自是之后:从此之后

  13之:指代孟子

  3翻译

  孟子年少的时候,有一次他正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织布。孟子(受她的影响)突然停止,过了一会儿便继续背诵下去。(发现这种情况)孟母知道他是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要在中间停顿?”孟子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孟母拿起刀割断了织布,用这来告诫孟子学习不能半途而废。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4短文寓意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不能半途而废。

  父母教育孩子要用适当的方式,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

  四)列子学射

  1原文

  列子①学射,中矣,请②于关尹子。尹子曰:“子③知子之所以④中者乎?。”对⑤曰:“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2注释

  列子①;名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子:写在姓氏后,对人的尊称。请②:请教。子③:您。所以④:……的原因

  3翻译

  列子学射箭,射中了,于是(列子)向关尹子请教(射箭)。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不知道。”关尹子说:“还不可以。”(列子)回去后再练习了三年,又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可以了,(你)要牢记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弃。不只有射箭是这样的,治国修身也是这样。

  4短文寓意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了:办事情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它的规律。只有自觉的按规律办事,才能真正会做,做好一件事。
相关问答
郑人逃暑 其阴逾去的去字的意思,和全文意思,再加孟母戒子,列子学射的全部意思.急
1个回答2024-01-15 11:43
  一)去:是离开的意思   二)   1原文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④从阴.及至暮,反⑤席   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⑥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⑦于身.其阴逾⑧去⑨,而 ...
全文
郑人逃暑 其阴逾去的去字的意思,和全文意思,再加孟母戒子,列子学射的全部意思。急急急
1个回答2024-01-12 11:30
一)去:是离开的意思 二) 1原文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④从阴。及至暮,反⑤席 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⑥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⑦于身。其阴逾⑧去⑨,而 ...
全文
郑人逃暑 其阴逾去的去字的意思,和全文意思,再加孟母戒子,列子学射的全部意思。急急急
1个回答2023-11-29 14:53
去:离开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①,诵②,其母方③织。孟子辍然④中止,乃复进⑤。其母知其喧⑥也,呼而问之:“何为⑦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⑧。”其母引⑨刀裂⑩其织,以此戒⑾之。自是之后⑿,孟子...
全文
郑人逃暑
2个回答2023-10-27 21:35
郑人逃暑“拙于用夕”是因为他不懂得变通,因地制宜。在地点相同的目的山枣毁相同的情况下,时间不同,周围的环逗备境条件有所变化,他没及时发觉这点,只一味一成不变地用早上避暑的方法而不知反省自身问题所岩春在...
全文
郑人逃暑
1个回答2024-02-11 03:53
原文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④从阴。及至暮,反⑤席   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⑥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⑦于身。其阴逾⑧去⑨,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
全文
郑人逃暑的道理
1个回答2024-02-17 00:21
郑人有逃暑[1]于孤林[2]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3]衽[4]以[5]从阴。及[6]至[7]暮[8],反[9]席[10]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11]阴,而患[16]露[12]之濡[13]于...
全文
郑人逃暑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29 19:03
《郑人逃暑》讲述了郑人白天将席子移动到树阴下避暑,晚上由于月光下树的影子拉长了,郑人不是将席子铺在树下,而是和白天一样还移动到树阴里,离树干远了,其实已经毫无遮拦了,所以被露水湿身了。 这则故事...
全文
郑人逃暑中
1个回答2024-01-11 09:41
 《郑人逃暑》是一个寓言故事,其原文是:“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全文
郑人逃暑 的道理
1个回答2024-02-20 10:22
【说明】这则寓言告诉人们,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不然就会碰壁受灾。 郑人逃署 郑国有个人躺在一棵大树底下乘凉。太阳在运行,树影在移动,他也在不断地挪...
全文
郑人逃暑
1个回答2024-02-29 10:02
  【语法(拼音)】   郑人逃暑(zhènréntáoshǔ)   【原文】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之下者②,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④席   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