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有个性丁的人,家里没有井......是哪个成语小故事中的

2024-01-22 01:49

1个回答
以讹传讹

以讹传讹yǐ é chuán é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以讹传讹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以:拿,把;讹:谬误。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出自】:宋·俞琰《席上腐谈》:“世上相传女娲补天炼五色石于此,故名采石,以讹传讹。”
【示例】: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些古迹来以惑愚人。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近义词】:三人成虎、谬种流传
【反义词】:衣钵相传、一脉相承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以讹传讹的英文翻译
以下结果由译典通提供词典解释
1.to incorrectly relay an erroneous message

以讹传讹 以讹传讹
【拼音】yǐ é chuán é
【解释】以:拿,把;讹:谬误。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出处】宋·俞琰《席上腐谈》:“世上相传女娲补天炼五色石于此,故名采石,以讹传讹。”
【示例】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些古迹来以惑愚人。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错误相传
以讹传讹 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开去,越传越错。
典故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宋国的丁家庭院里没有井,于是只能出门打水,所以经常有一个人在外面。等到他家院子里打好井之后,这家人就告诉外人说:“我打井之后(就如同)得到了一个人(一般)。”
听到了这话的人互相转告说:“丁家人打井,挖出来了一个人!”有大臣听说了,连忙告诉了宋国的国君。国王连忙派人去问丁家的人。姓丁的人说:“我的意思是说我得到了像一个人那么多的劳力,不是说我从井里挖出了一个人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注意实地调查,不要轻信流言蜚语。(或:眼见为实,不要以讹传讹;或:讲话要讲清楚)
英语:
incorrectly relay an erroneous message
相关问答
翻译:“宋之丁氏,家无井......”
1个回答2022-09-12 23:43
宋国的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
宋之丁氏,穿井得一人,告人,不若无闻也。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05 11:11
意思是:听到的传闻像这样,还不如没有听到。 出自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 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
全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的意思
2个回答2022-12-02 20:44
意思是说,宋国姓丁的那家人,家里没有井,所以要出去外面打水灌溉。
用一成语概括这个故事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1个回答2024-01-20 18:24
穿井得人 成语词条:穿井得人 成语发音:chuān jǐng dé rén 成语释疑: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书虚》:“丁氏穿家井,井中得一人.”
成语“丁公凿井”怎么来的?
1个回答2024-01-19 01:29
解 释 丁公:人名,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从而节省一个人力,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 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出 处 汉·王充《论衡·书虚》:“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于井中。...
全文
成语“丁公凿井”怎么来的?
1个回答2024-02-24 19:11
丁公凿井 ( dīng gōng záo jǐng ) 解 释 丁公:人名,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从而节省一个人力,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 出 ...
全文
丁公凿井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28 13:13
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需要一个人力,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得一人。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
丁氏穿井
1个回答2024-02-24 04:10
道:说 闻:听到了。 翻译 宋国的丁氏,家里没有井,出去打水,时常一个人在外面。等到他家凿了口井的时候,对别人说:我凿了一口井,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人。这句话一传十,十传百,人们传说道:有个姓...
全文
丁氏穿井的道理是什么?急急急
1个回答2024-03-13 14:12
以讹传讹危害大。
宋人掘井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01 23:05
成语由来: 宋国的丁家庭院里没有井,于是只能出门打水,所以经常有一个人在外面.等到他家院子里打好井之后,这家人就告诉外人说:“我打井之后(就如同)得到了一个人(一般).” 听到了这话的人互相...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