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井之蛙文言文翻译

2024-01-23 21:43

1个回答
1. 井底之蛙的文言文和译文

井底之蛙本是一个成语,起出处于《庄子·秋水》,原文为:“子独不闻夫埳井之鼃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

坎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②!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视)虷、蟹与蝌蚪,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海,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庄子》

译文:

浅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次,它对从东海来的大鳖夸口说:“我住在这里多快乐呀!我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回到井里,就躺在井壁的砖洞边休息一会儿。有时跳到水里,水浸到我的两腋,托住我的下巴;有时在泥地里散一会步,软绵绵的泥就陷下了我的两脚,漫到我的脚背上。看看那些孑孓、小蟹、蝌蚪,谁也比不上我!而且我独占这一坑水,是这个井的唯一的主人,真是满意极了。您何不常来这儿游赏游赏呢?” 东海的大鳖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是他的左脚还没有完全伸进去,右腿就已经被井栏绊住了。于是它连忙退后几步,站住了脚,把大海的情形告诉了青蛙说:“你见过海吗?即使用成千里那样的遥远,也不能形容海的广阔;即使用一千来丈那么高,也不能形容海的深度。大禹的时候,十年中有九年发大水,但海里的水,并没有见涨了多少;商汤的时候,八年里有七年大旱,但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可见时间的长短,雨量的多少,都不会使大海受到影响。住在那样的海里,才是真正的快乐呢!” 井蛙听了这一番话改枯,吃惊地呆住了,这才觉得自己太缈小了。

2. 古文《井底之蛙》全文翻译

在一口浅井里有一只青蛙.它对从东海中来的大鳖说:“我多么快乐啊!出去玩玩,就在井口的栏杆上蹦蹦跳跳,回来休息就蹲在残破的井壁的砖窟窿里休息休息;跳进水里,水刚好托着我的胳肢窝和面颊;踩泥巴时,泥深只能淹没我的两脚,漫到我的脚背上。

回头看一看那些赤虫、螃蟹与蝌蚪一类的小虫吧,哪个能同我相比!并且,我独占一坑水,在井上想跳就跳,想停就停,真是快乐极了!您为什么不常来我这里参观参观呢?”

海鳖左脚还没踏进井里,右腿已被井壁卡住了。于是,它在井边慢慢地徘徊了一阵就退回来了,把大海的景象告诉青蛙,说道:“千里的确很远,可是它不能够形容海的辽阔;千仞的确很高,可是它不能够控明海的深度。

夏禹的时候,10年有9年水灾,可是海水并不显得增多;商汤时,8年有7年干旱,可是海水也不显得减少。永恒的大海啊,不随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涨落。这才是住在东海里最大快乐啊!”

原文:

坎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

还(视)虷、蟹与蝌蚪,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

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

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埳井之蛙闻之咐胡,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此文出自春秋时期庄子所著的《庄子》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

其文想象力衡歼拦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其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其书《庄子》被奉为《南华真经》。

庄子强调的“无为”是君主“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庄子·应帝王》)就是说,庄子除了强调君主的作为必须因循事物的自然本性及其发展趋势之外,还强调要做到不夹杂君主个人的私心和成见。

庄子主张的是“至知/无知”,既知识不能简单地说“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而是要区别清楚。顺道知识越多越好,悖道知识越少越好。

所以,求知既是知识增加的过程,也是鉴别所得知识是否合道,并剔除悖道知识的过程。这里的“道”,可以理解成真理。面对专制者的利益诱惑及其帮闲的名誉诱骗,庄子主张不凝滞于物。但是,此外的一切,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庄子主张有欲。

庄子本人对物质的欲望不重,认为“其嗜欲深,其天机浅”;但对精神自由和顺道知识,其欲望之强烈,过于当时诸子。

“为”特指专制庙堂对江湖民众的“治”。“无为”特指庙堂无治。个人的“无为”,则是特指不要为庙堂帮凶、帮忙或“帮闲”。

面对“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专制者及其帮凶,庄子采取的是坚决的不合作态度。这看上去很简单的“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间世保身”、“逃刑免患”,实际践履起来却极不易,需要“齐于天”的大智和“勇于不敢”的大勇。

像庄子这样“乘物”而游刃有余的人,古今无几。“乘物”已经不易,“游于羿之彀中,然而不中者,命也夫!”在如此令人绝望的境况下“游心于德之和”,更是谈何容易。

然而庄子却“于学无所不窥”,且激扬性情,齐物傲世,怡情于大自然——其亲撰的著作让魏晋时代的人们赞叹“博物止乎七篇”。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可以说是最早的一种无 *** 主义(无君论)思想。

3. 井底之蛙古文与翻译

[译文]

浅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次,它对从东海来的大鳖夸口说:“我住在这里多快乐呀!我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回到井里,就躺在井壁的砖洞边休息一会儿。有时跳到水里,水浸到我的两腋,托住我的下巴;有时在泥地里散一会步,软绵绵的泥就陷下了我的两脚,漫到我的脚背上。看看那些孑孓、小蟹、蝌蚪,谁也比不上我!而且我独占这一坑水,是这个井的唯一的主人,真是满意极了。您何不常来这儿游赏游赏呢?”

东海的大鳖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是他的左脚还没有完全伸进去,右腿就已经被井栏绊住了。于是它连忙退后几步,站住了脚,把大海的情形告诉了青蛙说:“你见过海吗?即使用成千里那样的遥远,也不能形容海的广阔;即使用一千来丈那么高,也不能形容海的深度。大禹的时候,十年中有九年发大水,但海里的水,并没有见涨了多少;商汤的时候,八年里有七年大旱,但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可见时间的长短,雨量的多少,都不会使大海受到影响。住在那样的海里,才是真正的快乐呢!”

井蛙听了这一番话,吃惊地呆住了,这才觉得自己太缈小了。

[说明]:

这个故事说明,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见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

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回。或者只留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软绵绵的泥浆里散一回步,也很舒适。看看那些虾和蝌虾,谁也此不上我。而且,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里来游赏呢!”

那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绊住了。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你看过海吗?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只千来丈。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不涨了多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早,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乐呢!”

井蛙听了海龟的一番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

4. 陷井之蛙的寓意

陷井之蛙这则寓言是讽刺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眼界狭小。

《庄子·秋水》一开始讲述了河伯和北海的对话,秋天黄河涨水,河面陡然变宽,河伯洋洋自得,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但当其来到入海口看到大海之时,才知道自己何等渺小。北海说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本篇其后又讲述了井蛙的完整故事。

把其综合起来,就是讲人由于受时空的局限­,所见所闻所知是极有限的。河伯以黄河汛期之水为多,到了海边才知海水比河水大得多,由此引申开来,海比河大,天地比海大,天地以外还有更大的,人在无限的宇宙­中,就更渺小了,必须突破自身限制,才可能认识大道。进而论述大小是相对的,毫未虽小,与比它更细小之物相比则为大;天地虽大,与比它更大的相比则为小。因此,­大小、多少、是非、善恶、贵贱等等,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反而不可以相无”的,各自按其本性生灭变化,从大道来看,都是齐一的,最后归结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应当一切任其自然,不用人为去破坏它,才合于天道之真。

相关问答
陷井之蛙的寓意
1个回答2024-02-15 23:54
陷井之蛙这则寓言是讽刺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眼界狭小。 《庄子·秋水》一开始讲述了河伯和北海的对话,秋天黄河涨水,河面陡然变宽,河伯洋洋自得,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但当其来到入海口看到大海之时,才知道自己何...
全文
陷井之蛙文言文翻译
1个回答2023-11-28 19:23
1. 井底之蛙的文言文和译文 井底之蛙本是一个成语,起出处于《庄子·秋水》,原文为:“子独不闻夫埳井之鼃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
全文
井底之蛙之所以是井底之蛙是因为它在井底还是因为它是蛙?
2个回答2023-08-03 05:01
因为它长期生活在井底,是环境限制了蛙,非蛙限制了迹镇环境坦州燃;那些优越的陆地上的蛙如果长期生存在井底,也会变成井底之蛙,这就是环让虚境的作用大于主观能动性
井底之蛙:蛙
1个回答2024-02-12 11:26
A 解析: 略
青蛙的故事不要井底之蛙!
1个回答2024-03-04 05:17
牛和青蛙 两只小青蛙在水池边玩,有只大牛来喝水.牛一不小心就把一只小青蛙踩死了. 剩下的一只小青蛙逃回家,对母亲说: “妈妈!糟了呀!哥哥被一只有脚的大动物给踩死了!” 青蛙妈妈还不曾见过牛.“很...
全文
井蛙归井讲得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12 16:59
故事给我们很好的启示,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不必太在意与名家的不同。可能你会说:“井底之蛙,见识少,才会这样说。”或许你说得也没错,我们生活的世界真的是很有趣,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善与恶”...
全文
井底之蛙的英语怎么说
1个回答2024-01-23 17:02
井底之蛙的英文:a person with a limited outlook ; a person of narrow view narrow 读法 英 ['nærəʊ] 美 ['næroʊ]...
全文
井底之蛙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1:52
井底之蛙    一只青蛙生活在一口废弃的浅井里,它对东海来的一只鳖夸耀说:“我真的很快乐!想外出的时候,一下子就能跳到井栏上;累了就回到井里,在残破的井壁边休息。我跳进井水中,水刚刚没过我的胳肢窝,...
全文
《井底之蛙》是谁写的?
1个回答2024-01-20 23:23
以前,是含有贬义的意思,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这幅漫画是没有这个意思的,这幅漫画讲的对象是人类,讲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滥捕滥杀,吃野生动物,人类的这种行为已经造...
全文
井底之蛙的古文
1个回答2024-01-24 11:44
《井底之蛙》的古文: 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