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柑者言

2024-01-25 07:25

1个回答
【艺术特点】反讽

【赏析】

世界是不公平的,也不可能公平。其实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首先,没有人愿意来维持这个公平,其次,即使有人愿意也没有人有这个能力,再次,即使有人愿意也有这个能力,他也没有这个时间,把世上人一一称过。 所以就有了际遇这种说法。因为同做一件事,有人直上青云,有人苦痛挣扎,使人长叹却又无奈,只能归之于际遇。 而有人对这不公平是极看不开的。豁达二字易书难行。所以庄子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墨子著《非攻上》。而刘基有《卖柑者言》。



墨子下笔,比庄子要谨慎得多。只为了说明攻打敌国,杀百人,百重死罪这个观点,他就耗费了好大篇幅。柳宗元《桐叶封弟辨》,开辩之前先退十里,墨子竟然退了百里!连杀无辜的人属不义,也要证明一番。为防被别人钻空子,他费时费力,做了个极长,极严密的连环锁。从“窃”“桃李”,到“攘人犬豕鸡豚”,到“取人牛马”,到“杀不辜人”,“扡其衣裘,取戈剑”,到“杀十人”,到“杀百人”,到“攻国”。这七样之间,环环相扣。采用的是步步紧逼的踏实辩法。墨子这个方法,辩则辩矣,可惜没有才,不能令人拍案叫绝。

刘基的《卖柑者言》也与公平有关。这篇文章认为在朝做官的那些人,没什么真才干,只是欺世盗名,还得享厚禄,是不公平的。这个观点极难辩明。大略来讲,要证明两点。

一、在朝做官的人没有才干;

二、让这些人做官是不公平的。其中又有两大难点。

1、在朝做官的人很多,难以一一具数。

2、如列举事实说明做官人没有才干,难免引起争论。同一件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有定论。

刘基却是山人自有妙计。未曾开辩,先来买柑。如果说庄子是一箭穿心,墨子是刀枪环列,刘基这里却是一片祥和地在买水果。这水果很妙,普通的“柑”在这时候早就坏了,而杭州的这一位“卖柑者”却有独家秘法,能使这柑放很长时间都不坏。他卖的柑“玉质而金色”,这叫金玉其外,可是剖开一看,“乾若败絮”,这叫败絮其中。刘基当然要生气了,要是我也会生气,白那么好看,又不能吃,有什么用?刘基说,你把这“柑”卖给人,是让别人用它来拜祖先,款待宾客,还是用它的外表来迷惑傻瓜的?!你这不是在骗人吗?! 这一段,就是刘基挖的陷阱。你如果不知这是陷阱,自然会跟着刘基一起去骂“卖柑者”是骗子;就算知道这是陷阱,也没法去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柑”说什么好话。通过这个“柑”,那些应该不赞同刘基观点的人,也不管情愿不情愿,都被他骗了过去。 猎物既已进来,第二段就收网!收网之前,还要摆摆姿态。卖者笑说,我卖这个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别人买了都合用,怎么就不称你的意。言下之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虽不光彩,可已是众人默认的,怎么刘基还这么不识时务?又以刘基的不识时务,冷嘲众人的太识时务。 接着是两句反问。“今夫偑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这两句话真是尖酸刻薄到了极点!它把做官者分为武将、文臣两种,分别诘问。刘基是明代人,“孙、吴之略”和“伊、皋之业”经过那么多年的传颂,几成神话,谁能如此狂妄,把自己比做神话呢?可既没有“孙、吴、伊、皋”的能力,又怎么敢做“干城之具”、“庙堂之器”呢!《古文观止》在这里评道:“文臣、武将,何处可置面目?”只这两句话,就让文臣、武将,有苦说不出,有脸无处摆。这两句话说得极聪明,极占上风,只是不太厚道,怪不得孔子要说:“巧言令色者,鲜矣仁。” 后边又说,“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这里丝毫不给文臣、武将开口辩驳的机会,不管过程,只问结果。天下有盗吗?有。好,那就是盗起而不知御。民困?吏奸?法斁?有。那就是败絮其中了。“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这就是金玉其外。 于是,刘基作结:“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把这“柑”与“文臣、武将”牢牢捆在一起。“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最后还要冷冷问一句,这些国家大事你都不分辨,偏偏要来管我这小小的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大鸣不平之音。

同样是关于公平的观点,庄子恃才,墨子拘泥,刘基却进退俱有章法,寻出弱点,立刻一剑刺去,得理绝不饶人,此为辩才。



《 卖柑者言》中用以揭露封建官僚道貌岸然的嘴脸,后来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卖柑者言》以它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独到、闪耀着哲理光芒的思想内容感染读者,这不仅为后人认识封建社会提供了范文,而且也为今天的散文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关问答
卖柑者言的中心思想
1个回答2024-01-27 23:48
这是一片寓言性的杂文,文章借卖柑者的话,揭露讽刺封建朝廷中,那些文臣武将将表面显赫威武而实则虚弱无能的腐朽本质,表现了作者的满腔愤世之情。。 教参上的。。
卖柑者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03:43
《卖柑者言》是一篇元末明初文学、政治家刘基所写的一篇政治寓言。讲述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深刻讽刺了那些虚有其表,无所作为的官员的丑恶嘴脸以及朝廷的腐败。
卖柑者言
1个回答2024-02-27 07:16
5.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 原因:因为当时季节不是出橘子的时候,而这人却卖得出那么好的橘子,而且过了冬天和夏天都不溃烂。人们有点希奇心理,而且当时季节橘子稀少,于是人们便争抢购买。 6。...
全文
卖柑者言的中心句
1个回答2024-04-26 14:46
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本文用作者与卖柑者的交谈,抨击了那些拥有特权,奢侈浪费,不为国家办事,不顾人民死活的封建官吏。说他们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欺世盗名的骗子。此即为《卖柑者言》文写...
全文
卖柑者言
1个回答2024-04-08 12:24
坐糜廪粟而不知耻 (坐:白白地 糜:耗费,浪费) 白白地耗费国家仓库里的粮食却不知道羞耻
是哪个成语出自《卖柑者言》呢?
1个回答2024-01-24 23:55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解释:外面像金像玉,里面却是破棉絮。比喻外表漂亮,内里破败。虚有华美的外表,实质却一团糟。金玉:比喻华美;败絮:烂棉花。此成语用来表达贬义,现在常用来形容某些华而不实,外表光鲜美...
全文
卖柑者言译文 ?
1个回答2024-01-26 19:39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很会贮藏柑子,经历一年也不腐烂。拿出它来,依然光泽鲜亮,玉石般的质地,黄金似的颜色。放到市场上,售价高出十倍,人们争相购买。我买了一个,把它剖开,像有股烟尘扑向口鼻,看它的里面,干...
全文
卖柑者言习题
1个回答2024-03-10 06:19
1、玉质而金色 干若败絮 对比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2、洸洸乎干城之具 昂昂乎庙堂之器 3、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du而不知礼,坐糜廪粟而不知耻。 4、元末统治者的腐败弊政 ...
全文
卖柑者言 试题
1个回答2024-01-21 06:04
D(“卖柑者”为虚构的人物,“然而”以后的分析不当。 肯定的12
哪儿有卖褚柑的
1个回答2022-11-17 22:37
好多地方都有卖啊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