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望洋兴叹”和“坎井之蛙”出自

2024-01-26 05:44

1个回答

寓言“望洋兴叹”和“坎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

“望洋兴叹”对应的原文是:“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译文:秋季的霖雨如期而至,千百条小河注入黄河。水流宽阔,两岸和水中洲岛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乎,河伯洋洋自得,认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他自己这里。顺着流水向东方行走,一直到达北海,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这时,河伯转变了自己的脸色,抬头仰视着海神若叹息说。

“坎井之蛙”对应的原文是: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译文:不可与井底之蛙谈论大海,因为它的眼界受狭小居处的局限;不可与夏天的虫子谈论冰,因为它受到时令的局限;不可与见识浅陋的乡曲书生谈论大道理,因为他受到了礼教的束缚。

文本解读

《秋水》强调“无拘而志”“无一而行”,反对固执一个贵贱、多少的标准而不知权变;强调“无私德”“无私福”“无方”,重视道“兼怀万物”的包容性。这种包容,一方面承认了差异多样的万物的平等性,另一方面也承认出于不同视角的认识都有各自的意义和价值。

在北海若和河伯的对话中,北海若提出:“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知晓道的人,必定通达物理,通达物理的人就能明白权变而顺应外物,这样就可以不被外物所伤害。可见,作者还是停留在经验世界中,试图把握变化中的物理,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而并不追求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相关问答
望洋兴叹的寓意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1-28 08:35
《望洋兴叹》的故事和寓意,具体分析如下; 《望洋兴叹》故事内容: 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叫河伯。绵绵秋雨不停地落,百川的水都流入黄河。河水漫过了两岸的沙洲和高地,河面也变得越来越宽阔,已...
全文
望洋兴叹的故事和寓意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09:22
望洋兴叹的故事如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河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
全文
望洋兴叹的寓意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7 13:15
《望洋兴叹》的故事和寓意,具体分析如下; 《望洋兴叹》故事内容: 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叫河伯。绵绵秋雨不停地落,百川的水都流入黄河。河水漫过了两岸的沙洲和高地,河面也变得越来越宽阔,已...
全文
望洋兴叹的故事内容和寓意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5 06:03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河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 大海告诉...
全文
望洋兴叹的故事和寓意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1 01:31
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叫河伯。绵绵秋雨不停地落,百川的水都流入黄河。河水漫过了两岸的沙洲和高地,河面也变得越来越宽阔,已经看不清对岸的牛马了。 河神见状欢欣鼓舞,自我陶醉,以为...
全文
望洋兴叹的寓意
3个回答2023-12-01 10:00
望洋兴叹选自《庄子.秋水》,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它用河伯望洋兴叹的故事,说明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有了一知半解便沾沾自喜,以为自己了不得。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
全文
望洋兴叹的意思和寓意
1个回答2023-12-05 01:25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成语是【望洋兴叹】; 意思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用来比喻做事因力量不足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出自《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
全文
望洋兴叹的故事和寓意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1 01:05
望洋兴叹的故事: 绵绵秋雨不停地落,百川的水都流入黄河。水势之大,竟漫过了黄河两岸的沙洲和高地。河面也被水涨得越来越宽阔,已经看不清对岸的牛马了。河神见状欢欣鼓舞,他自我陶醉,以为天下美景已尽收自...
全文
《望洋兴叹》的故事和寓意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5 08:11
《望洋兴叹》的故事和寓意,具体分析如下; 《望洋兴叹》故事内容: 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叫河伯。绵绵秋雨不停地落,百川的水都流入黄河。河水漫过了两岸的沙洲和高地,河面也变得越来越宽阔,...
全文
望洋兴叹出自哪里望洋兴叹出自哪里的寓言
1个回答2023-11-30 06:58
“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望洋兴叹”是一个汉语成语,该成语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微小,后比喻因眼界大开而惊奇赞叹或因能力不及而感到无可奈何。《庄子·秋水》的作者是庄子,姓庄,名周,字子...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