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读本宋濂借书

2024-01-27 03:04

1个回答
精锐教育温馨提示:

出处;《送东阳马生序》   本文讲述了宋濂小时候非常好学的故事   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②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③。以是④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注释:   ①【嗜学】特别好学。 ②【假】借。 ③【逾约】超过预定的期约,过期。 ④【以是】因此。以,因。是,代词,指代宋濂借书速还这件事   译文:   我小时候就非常好学,但因家中贫穷,没什么办法来买书看,因此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书看,并抄录,按预定的日期归还。天气寒冷时,砚台上的墨水都冻成坚实的冰了,手指冻僵了,伸屈很不方便,但抄录从不懈怠。抄录完了,急忙把书送还,一点也不敢超过预定的日期。因此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读到大量的书。   这篇“说”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应该化弊为利,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发奋求学。

希望能帮到你
相关问答
《明史 宋濂传》中的宋濂有什么品格?
1个回答2024-06-04 03:18
宋濂是明初有大名的学者,号称明朝开国文臣之首,他为人忠直有气节,决不拍马屁,做人品格很高。也很清高。
《明史,宋濂传》中宋濂具有怎样的品格?
1个回答2024-04-13 17:31
宋廉看到好书就连夜抄书,而且,宋廉借过的书每本都是干干净净,不卷不折,每一本都很平整,每一本书都有借有还。所以,书主人都愿意把书借给宋廉,宋廉才得以博览群书,并能得到名师指导。一次,宋廉看到了好书,就...
全文
宋濂好学
1个回答2024-01-29 11:26
  原文   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6]送之,不敢稍逾约[7]。以是人多...
全文
宋濂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4:39
宋濂小时侯小时候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
全文
关于宋濂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15:36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姑且不论他的其他著述,单一部《元史》就足以为他赢得至高的尊荣。毫无疑问地,宋濂是明太祖朱元璋最为倚重的文化重臣,也因此受聘为文学顾问。朱元璋...
全文
关于宋濂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1 05:02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
全文
宋濂借书
1个回答2024-01-25 17:30
原文:   宋濂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文:   宋濂小时候就非常好学,但因家中...
全文
宋濂传全文
1个回答2023-06-11 04:15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读书的故事你学到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2-17 01:23
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的根源。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主观是否努力,与客观学习生活条件关系不大。在学习中我们要有苦中作乐,以...
全文
我与宋濂对话作文
1个回答2024-03-12 10:53
  每个人都渴望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人们在享受优越的生活时,也极易养成惰性,尤其是青年学生.读了宋濂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我对此感受尤深...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