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者得而并禽之的原因是

2024-01-27 19:30

1个回答

渔者得而并禽之的原因是因为鹬蚌相争,各不相让,谁也不能脱身。

鹬蚌相争文言文译文: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替燕国游说赵惠文王,讲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恰好看到蚌出来晒太阳。鹬趁机啄蚌的肉,蚌把两扇介壳一闭就夹住了鹬的喙。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蚌也针锋相对地说: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就有死鹬。

两者谁也不肯罢休,这时过来一个渔父把两者一起拎走了。”燕赵相对抗,都搞得很疲劳,我恐怕强大的秦国正在扮演渔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虑。惠文王赞同苏代的意见,停止对燕国用兵。

鹬蚌相争故事节选:

有一天,天气很好,太阳照在大地上,一只河蚌顺着河水上了岸,躺在沙滩上,张开两个蚌壳悠闲地晒着太阳。这时,一只名鹬的水鸟从河边飞过。鹬鸟悄悄地落在河蚌附,轻轻地走到河蚌旁边,猛地伸着又长又尖的嘴巴,猛的捉住了甲壳内的蚌肉。河蚌反应也很快,鹬鸟一咬住蚌肉,它就猛然合上蚌壳,紧紧夹住了鹬鸟的长嘴。

鹬鸟急了,赶紧甩动长嘴,想甩开河蚌。可是河蚌夹得很紧,根本甩不开。它们各自用力搏斗了一会儿,鹬鸟和河蚌谁也不肯相让,就这样僵持着。双方争吵起来。鹬鸟威胁河蚌说:"你若不张开甲壳,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你会被晒死在这里的,我看你能撑到什么时候。

相关问答
渔者得而并禽之的原因是
1个回答2023-12-03 09:23
渔者得而并禽之的原因是因为鹬蚌相争,各不相让,谁也不能脱身。 鹬蚌相争文言文译文: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替燕国游说赵惠文王,讲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恰好看到蚌出来晒太阳。鹬趁...
全文
“渔翁得而并禽之”是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1个回答2024-01-19 01:16
蚌鹬相持   词 目 蚌鹬相持   发 音 bàng yù xiāng chí   释 义 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   出 处 《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
全文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2-02 18:42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的意思是鹬和蚌谁也不肯让谁,结果被一个渔夫将它们一起捉走了。 这句话出自《鹬蚌相争》讲的是鹬与蚌相互钳制,互不相让,最后让渔人从中获利的故事。 原文:赵且伐燕,苏代为燕...
全文
有一种会帮助渔夫捉鱼的家禽是啥
2个回答2023-10-17 06:17
是鸬鹚 它俗称鱼鹰!!~
请问五禽戏中这些动作分别是哪五禽?
1个回答2022-12-07 02:50
虎、鹿、熊、猿、鸟
什么禽猛禽成语
1个回答2024-01-22 02:26
飞禽走兽 fēi qín zǒu shòu [释义] 禽:鸟;兽:野兽。飞翔的禽鸟,奔跑的野兽。泛指鸟类和兽类。 [语出]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禽走兽,因木生姿。”
五禽戏的五禽是哪五禽?
2个回答2022-09-13 15:45
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来进行健身运动的一种方法,为汉末医学家华佗所倡导
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4 03:57
“禽有禽言,兽有兽语”意思是禽兽之间能发出各自表示意思、传达信息的声音。 出处: 元·宫大用《七里滩》四:“俺那七里滩好追好景致,麋鹿衔花,野猿献果,天灯自见,乌鹊报晓。禽有禽言,兽有兽语。” 《西游...
全文
禽有禽言,兽有兽语。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3-11 12:24
禽有禽言,兽有兽语,谚语,意思是指禽兽之间能发出各自表示意思、传达信息的声音。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