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弟子规谨的名人故事

2024-01-31 03:51

1个回答
郯子鹿乳奉亲(亲所好力为具)
郯子,春秋时郯国国君。古代的一位大孝子,父母年纪大了,都患眼疾,很想吃鹿乳。郯子听说鹿乳可以治好双亲的眼疾,便披着鹿皮,去深山想尽办法混入鹿群之中,终于有一天,他得到鹿乳,带回家让父母喝了。在取得鹿乳的过程中,有一次,一个猎人误认披着鹿皮的郯子是鹿,正要射他,郯子赶紧大叫,并将实情相告,猎人被他的孝心感动,护送郯子出山,并且将这件事告诉了大家。从此国君鹿乳奉亲的孝顺故事也成了千古佳话流传至今。
解:家里有好吃的不能只想到自己的满足,更应该考虑到长辈。水果或菜肴也都要和长辈一起分享,不能吃“独食”。(推而广之:亲所恶谨为去)父母亲不喜欢的东西,或者我们自身而不好的习惯,都要把它去除掉。
董遇巧用三余(有余力则学文)
时间: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人们很佩服他。名声也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孟母断机(父母教须敬听)
孟子是古代儒家代表之一,著有《孟子》七篇(孟子者七篇止——三字经)。孟子小的时候,并不太珍惜学习的机会,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出学堂去玩。后来孟子的母亲知道了,就在织布的时候,突然很生气的样子把织布的梭子折断,扔在地上。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生气。母亲说:“织布要一寸一寸地织,才能织成。但是如果把梭子折断了,不去织它,还能织成一匹布吗?你的学业也一样啊,你还没有学成就厌倦了,怎么能够成为有用的人呢!”孟子听了,明白了做学问的道理,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相关问答
弟子规《谨》故事
1个回答2024-03-16 01:13
所谓谨有2种理解. 1个就是你行为谨慎,不给自己和家人,还有其他人添麻烦. 第二个.就是,你穿着服装,你的言谈,你举止行为,符合你的身份.走中道,不偏不过分,不走极端.修习德善.
弟子规谨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16:41
所谓谨有2种理解. 1个就是你行为谨慎,不给自己和家人,还有其他人添麻烦. 第二个.就是,你穿着服装,你的言谈,你举止行为,符合你的身份.走中道,不偏不过分,不走极端.修习德善.
弟子规谨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9 14:51
所谓谨有2种理解. 1个就是你行为谨慎,不给自己和家人,还有其他人添麻烦. 第二个.就是,你穿着服装,你的言谈,你举止行为,符合你的身份.走中道,不偏不过分,不走极端.修习德善.
弟子规 谨
1个回答2022-04-24 12:45
呵呵,最近我们也要背弟子规过
弟子规谨的内容
1个回答2023-11-29 20:43
弟子规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经典教育著作,旨在教导孩子们如何谨慎行事、遵守礼仪和规范行为。 接下来,我将对弟子规谨的内容进行详细解析,每段不超过四行,并加上序号标题分段描述,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
全文
求弟子规——谨的班会教案
1个回答2024-02-24 04:34
附剧本: (预备音乐:古筝曲《高山流水》) 画外音:泱泱华夏,山高水长,珠江西岸,有一青年学子,意气风发、怀揣理想,跨越时代风尘,穿过时空隧道,直奔曲阜杏坛。(音乐停) 学生:对!没...
全文
弟子规之谨(养成教育篇)拼音版。
1个回答2023-05-12 08:56
你自己注意查收哈!
国学经典,弟子规谨?
1个回答2023-02-10 10:50
《弟子规》这部经典的第三部分《谨》讲的是一个人从小开始就应该培养的良好生活习惯,包括:个人卫生习惯、时间安排习惯、生活起居习惯、整齐穿着习惯、健康饮食习惯、行住坐卧习惯、待人接物习惯等等,日常生活的方...
全文
弟子规谨部分的精髓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19 09:50
《弟子规》谨——起首之句开宗明义:“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 为人子应早起,把握光阴及时努力,若经常晚睡、甚至熬夜,不但对身体健康不好,也影响白天正常的作息。岁月不待人,青春要珍惜。(少...
全文
《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1个回答2023-01-14 18:40
孔子训导说:要先孝敬父母,顺从兄长;其次要做事小心,说话诚实,讲究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