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单县地方戏

2024-02-04 18:15

山东单县地方戏
1个回答
吕剧 山 东 省 地 方 戏 曲 -- 枣 梆 枣 梆 , 流 行 于 东 菏 泽

一 带 以 及 河 北 、 河 南 的 部 分 地 区 。 是 1880 年 前 后 山 西 的 上 党 梆 子 传 入 山 东 , 受 本 地 方 言 的 影 响 而 形 成 。 过 去 称 为 “ 本 地 ● ” , 意 为 本 地 的 山 西 梆 子 。 “ ● ” 音 “ 枣 ” , 故 名 。 山 东 省 地 方 戏 曲 -- 锣 鼓 铳 子 锣 鼓 铳 子 , 清 末 流 行 于 山 东 临 沂 、 滕 县

一 带 , 也 偶 然 到 邹 县 、 徐 州 一 带 演 唱 。 化 妆 只 用 胡 子 和 包 头 , 不 穿 蟒 靠 。 用 大 锣 、 小 钹 、 鼓 伴 奏 , 不 用 弦 乐 。 拉 魂 腔 传 到 滕 县 以 后 , 锣 鼓 铳 子 艺 人 都 改 唱 拉 魂 腔 。 解 放 以 后 山 东 、 江 苏 的 拉 魂 腔 称 为 “ 柳 琴 戏 ” , 山 东 的 拉 魂 腔 称 为 “ 泗 州 戏 ” , 但 都 保 存 了

一 部 分 锣 鼓 铳 子 的 剧 目 和 打 击 乐 。 山 东 省 地 方 戏 曲 -- 北 词

二 弦 北 词 二 弦 , 也 叫 “ 四 股 弦 ” 。 流 行 山 东 西 北 部 , 以 高 唐 、 临 清 为 中 心 。 音 乐 与 剧 目 基 本 上 和 二 夹 弦 相 近 。 二 夹 弦 分 南 词 与 北 词 , 其 北 词 相 当 于 四 股 弦 的 大 板 。 山 东 省 地 方 戏 曲 -- 大 笛 子 罗 罗 大 笛 子 罗 罗 , 也 叫 “ 罗 子 戏 ” 、 “ 大 笛 子 戏 ” 、 “ 罗 罗 头 ” 。 流 行 在 河 南 北 部 、 山 东 西 南 部 。 是 柳 子 戏 、 大 弦 子 戏 的 姊 妹 剧 种 。 联 曲 体 。 现 存 俗 曲 曲 牌 约

一 百 种 , 常 用 的 有 〖 娃 娃 〗 、 〖 山 坡 羊 〗 、 〖 调 子 〗 、 〖 韭 菜 花 〗 等 。 音 乐 较 柳 子 戏 粗 犷 , 有 “ 精 罗 子 、 细 柳 子 ” 之 说 。 保 存 部 分 高 腔 、 青 阳 腔 。 山 东 省 地 方 戏 曲 --- 一 勾 勾 一 勾 勾 , 也 叫 “ 四 股 弦 ” 、 “ 河 西 柳 ” 。 是 在 山 东 高 唐 一 带 流 行 的 花 鼓 基 础 上 发 展 而 成 。 清 末 流 行 于 山 东 高 唐 、 夏 津 、 东 平 、 齐 河 、 济 南 , 以 及 河 北 南 部 。 受 河 北 梆 子 影 响 较 大 。 剧 目 以 反 映 民 间 生 活 为 主 。 用 四 股 弦 作 为 主 要 伴 奏 乐 器 。 曲 艺 山 东 省 地 方 戏 曲 -- 山 东 大 鼓 山 东 大 鼓 , 又 名 “ 梨 花 大 鼓 ” 、 “ 梨 铧 大 鼓 ” 。 乐 器 除 书 鼓 外 , 另 用 两 牧 农 具 梨 铧 的 碎 片 击 拍 。 后 的 用 两 枚 铁 片 或 铜 片 , 并 用

三 弦 ,

四 弦 胡 伴 奏 。

一 人 演 唱 或

二 人 对 唱 ,

三 或 二 人 伴 奏 。 唱 词 为 七 字 句 或 十 字 句 。 一 般 只 唱 不 说 。 传 统 曲 目 有 《 黑 驴 段 》 、 《 拴 娃 娃 》 、 《 王 二 姐 思 夫 》 等 。 山 东 省 地 方 戏 曲 -- 山 东 琴 书 山 东 琴 书 , 起 源 于 山 东 菏 泽 地 区 。 1780 年 前 即 已 形 成 。 后 农 村 艺 人 进 城 说 书 , 自 称 “ 山 东 洋 琴 ” 、 “ … … 文 明 琴 书 ” 。 1934 年 邓 九 如 在 天 津 电 台 播 唱 时 定 名 为 “ 山 东 琴 书 ” 。 以 唱 为 主 , 以 说 为 辅 。 唱 词

一 般 为 七 字 句 。 演 唱 者 一 至

五 人 , 以 敲 打 扬 琴 者 为 主 。 主 要 乐 器 有 扬 琴 、 筝 、 坠 琴 、 软 弓 胡 琴 、

四 胡 、 三 弦 、 简 板 、 碟 子 等 。 主 要 曲 目 有 《 拳 打 镇 关 西 》 、 《 梁 祝 下 山 》 等 。 山 东 省 地 方 戏 曲 -- 山 东 快 书 山 东 快 书 , 又 名 “ 武 老

二 ” 。 流 行 于 山 东 及 华 北 一 带 。 形 成 于 清 道 光 咸 丰 年 间 。 初 为 演 员 两 块 相 片 掌 握 节 拍 , 后 出 现 打 竹 板 和 铜 板 的 , 现 较 多 使 用 铜 板 。 一 般 采 用 站 唱 形 式 表 演 上 讲 究 “ 手 眼 身 步 ” 及 “ 包 袱 ” 。 “ 扣 子 ” 的 运 用 , 动 作 幅 度 较 大 。 唱 词 基 本 为 七 字 句 , 演 员 吟 诵 唱 词 , 兼 以 说 白 。 曲 目 有 《 武 松 传 》 、 《 马 家 店 》 、 《 抓 俘 屠 》 等 。
相关问答
县城是怎么来的?县城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09 15:06
县城的由来大概是进入东周之后,周天子日渐衰微,诸侯纷纷起来争霸,相互兼并,分封制走向解体,在大诸侯国吞并小诸侯国的过程中,一种新的地域组织形式、地方管理方式——行政区应运而生,而“县”就是我国历史上...
全文
有句说“红同县里没好人”红同县”是哪三个字?
1个回答2022-07-23 02:38
是苏三起解里的吗?
来安县二小和来安县实验小学哪个好
1个回答2024-01-18 19:32
来安县实验小学。 1、来安县实验小学共有105名教师,其中高级教师有53名,一级教师有39名,师资力量好,来安县二小共有教饥斗姿师89名,高级教销团师仅14名,一级教师20名,师资力量较差。 2...
全文
和平县县城是讲客家话吗
1个回答2024-02-03 04:40
和平县粗型主要有客家话和岩罩猜东江本地话,东江本地话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林寨、东水镇大部分及彭寨、古寨等镇的部闷团分村落。其余地区通行客家话。
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4-02-25 09:08
知县 1.从地位上来说,宋代知县的地位高于县令。尽管他们的职责和权力相似,但治安官的地位更高,因为它更接近统治者。 2.但无论是知府还是知府,文史资料中都记载两者的职责范围都非常大。 “知县”...
全文
扶风县的县名由来
1个回答2024-03-07 21:34
扶风,原为官职名称,后将该官所辖区域以其官职称之,逐渐演变成地名。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在地处京畿之地的关中中部地区,设立三个官员,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 京兆尹:相当于今日首都的市...
全文
镇安县县长是谁
1个回答2024-03-15 10:28
镇安县县长是朱崇和。
高青县县城驻地叫什么
1个回答2024-04-18 06:13
 高青县隶属山东省淄博市,2002年,辖田镇、青城、高城、黑里寨、唐坊、常家、花沟、赵店、木李9个镇、1个城区办事处,767个行政村。面积831平方公里,县城驻地田镇。   高青县西北两面隔黄河与惠...
全文
息县为什么是天下第一县?
1个回答2024-05-02 17:46
息县是天下第一县是因为,息县历史悠久。 在中国历史上,息县是最早的四个县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权县、申县、冀县。关于权县设县,约在公元前706年至公元前701年间,但后来很快迁址更名为当阳县。关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