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2章中的第三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024-02-07 11:51

1个回答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原文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立:站得住的意思。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读解: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三十而立,是说在前面阶段的学习和充实自己修养的基础上,确立自己在为人处事,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原则。

  四十不惑,是三十而立的下一个阶段,四十不惑,是说用自己的原则在经历许多的人和事后,对自己的原则不惑,而不是说对什么都不疑  惑,如果都不疑惑那就成为神人了。

  五十知天命,也不是所谓的宿命论,而是明白所谓命运,现在的一切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因此就应不怨天、不尤人。

  六十而耳顺,是说这个时候,能明白是非,好的坏的自己能辨别。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到了七十岁时的时候,你在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都成熟,做事的时候就基本不会犯错,而不是说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我们读论语是不能粗心大意,不能片面的从文字上理解,而要深入了解这些话的用意,并把它应用到生活中去。
相关问答
读了麻雀的评论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示
1个回答2024-03-01 22:03
从中给我们的启示:每个人的童年都不一样,是欢、是喜、是悲、是哀.我们都应该从中有所收获,有所领悟.当然,也一定要学会成长、学会自强!只要心中有梦想,再大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不要被周围那些琐碎的事情而动...
全文
论语12章当中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30 00:12
不亦乐乎、三十而立、从心所欲、不耻下问、逝者如斯等。 一、不亦乐乎 [ bù yì lè hū ]  原是喜悦之意。现常用来表示事态的发展已达到过甚的程度。含有诙谐味。 出处:《论语·学而》...
全文
论语12章翻译和原文
1个回答2024-03-13 10:40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译文如下: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
全文
论语对我们的人生启示
1个回答2024-02-11 00:03
孔子的《论语》不仅是一部谈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著作, 还是一部谈人生理想与人生智慧的著作。每每读来都给人以莫大的启示。首先,《论语》全面地阐释了孔子仁、义、礼、智、信的核心思想。孔子认为“仁”是...
全文
论语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2-14 22:04
       论语其核心是“仁”,即是在对人的尊重和仁爱的启示。《论语》启示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温故而知新,要学会宽容,在现代的生活中,往往伴随着矛盾,我们要学会宽容、谅解。这样才能与别人和睦相处,才...
全文
12 、大自然的启示
5个回答2022-08-03 11:23
1,b 2b 3直升飞机 流线型的快船 1.2略 3过渡 承上启下 4.略 5.几年过去了,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一把把扫帚,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 6.比喻凭空的、根本没...
全文
12,大自然的启示
2个回答2022-09-02 05:20
因为蛋壳的承受压力是均匀的,如果只捏一个地方,蛋壳的承受压力就会集中在一个地方,鸡蛋就会破了。
变色龙 这篇文章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个回答2023-01-12 01:28
人不能太没有立场
有关成长启示的文章
1个回答2024-02-15 22:12
今天又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与其说是洗礼不如说是思想风暴!! 每一次洗礼后都感觉大脑有很多的想法,但又说不清那是什么.觉得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觉所有的一切都很美好,就象今天吃冰激凌的感觉,冷但很爽! ...
全文
变色龙 这篇文章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个回答2024-04-24 15:45
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在这篇著名的小说里,他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欺下媚上、看风使舵的沙皇专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具有广泛的艺术概括性。小说的名字起得十分巧妙。变色龙...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