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中的沛公指的是谁?出自这故事的成语是?

2024-02-10 03:57

1个回答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开放分类: 中国历史、文学、典故、文言文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刘邦与项羽都进攻咸阳(秦始皇的都城) 。楚怀王曾与他们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先破咸阳。

他二人乃同受楚怀王封爵,一者引兵北上救赵,一者率部西行略地入秦 ,刘邦在 剪除西进中重重阻碍之后,终得“先诸侯至霸上”,在轵道旁受“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之降。并且拒关自守,打算自王关中。而项羽呢,他在杀掉卿子冠军之后 ,破釜沉舟,以非凡的勇猛果敢,大破秦军,解了钜鹿之围,使“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在召见诸侯将时,“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都成为他的臣属 。不久他又 收降了章邯,击坑秦卒二千余万,西行略定秦地。真是声威赫赫,天下莫不震服了。就在此际,他却见到函谷关有兵,又闻沛公已破咸阳。他按捺不住自己胸中怒火了!于是在破关直入驻军鸿门时,誓要击破刘邦。

一场恶战在即,刘邦论兵力远不如项羽。他从项羽的季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大吃一惊,极力拉拢项羽的季父项伯,并约为亲家。项伯同意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鸿门宴上,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拨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爱此人之才,便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又说了很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话可说,刘邦趁机一走了之。张良等人上前给项羽献上白壁一双。项羽收下了。又给,范增玉斗一双,气得范增却拨剑将玉斗撞碎。

后人把项庄舞剑,意在⑴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注解1:→沛←本是地名, 刘邦曾在那里做过官, 所以沛公指刘邦。

相关问答
《鸿门宴》中“沛公安在?”是什么句式?
3个回答2023-01-04 17:17
沛公-主语,安-宾语,在-谓语。所以是宾语前置。
鸿门宴刺杀沛公故事梗概?
1个回答2024-01-15 02:35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主要谋士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为人心地不狠。你进去上前敬酒,...
全文
鸿门宴的故事情节
1个回答2024-01-26 04:57
  译文如下:   沛公(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有能跟项羽相见。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就派人去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占领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他的)国相,(相所有的)珍珠宝器都归为自己所有。”项羽(听了...
全文
鸿门宴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15:23
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是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
全文
“鸿门宴”是不是成语
1个回答2024-01-20 18:10
不是,字数就不对. 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 特点:①结构的相对定型性.②意义的整体性.③时间和空间的习...
全文
鸿门宴成语
1个回答2024-01-23 05:41
鸿门宴成语有: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彘肩斗酒等等。 约法三章: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项庄舞剑:比喻说话渗薯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
全文
鸿门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18 21:20
一、故事梗概 刘邦和项羽都是代领军队攻打秦朝,但是他们的力量是不一样的,刘邦还没写比不过项羽,但是刘邦的心态比相遇要好得多,在刘邦先拿下咸阳的时候,项羽已经气的不行了,觉得非常的生气,就派人去攻打函...
全文
鸿门宴的故事情节
1个回答2024-01-27 08:24
丫丫~呼叫丫丫~看这里,看这里!咳咳,鸿门宴么,按照我的印象,是项羽请刘邦吃饭,想伺机杀死刘邦来着但刘邦比较地老奸巨猾,特地装傻项羽嘛,就很狂的以为刘邦对自己造成不了威胁尽管范增怎么劝,都没杀死刘邦,...
全文
《鸿门宴》的全文翻译?
1个回答2022-09-02 22:13
(答案不唯一)
鸿门宴原文及翻译
1个回答2023-04-21 05:01
寡人之于国原文翻译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