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仁,义,礼的名人故事?

2024-02-10 16:09

1个回答

关于仁 义 礼的名人故事: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相关问答
求关于仁 义 礼的名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2-13 10:37
关于仁 义 礼的名人故事: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
全文
关于仁爱礼让的名人事例?
1个回答2024-03-16 19:59
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
全文
道,德,仁,义,礼,法(说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1-14 03:26
行为道德规范
孔子有关仁礼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1 22:34
孔子是个好学的人,他从来不满足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而是不断地搜寻资料,扩大视野,增广见识。山东嘉祥武氏词中的“孔子见老子”画象对这次历史性会晤有生动的描绘。当时孔子年仅34岁,却是鲁国上上下下都知道的...
全文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2-08 14:08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仁心,礼对他有什么意义?人如果没有仁心,乐对他有什么意义?” 【评析】 我想孔子在这段话中阐述了“仁”与“礼...
全文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04 07:42
“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有什么用?”
克己复礼为仁是什么意思啊 克己复礼为仁释义
1个回答2022-09-07 20:36
1、克己复礼,汉语成语,拼音是kè jǐ fù lǐ,意思是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就达到了仁者的境界。 2、出自: 《论语》。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
全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仁而不仁如乐何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05 01:20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评析】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
全文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乐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1-22 11:45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译文:孔子说:“人如果不讲仁德,还讲什么礼呢?人如果不讲仁德,还讲什么乐呢?
克己复礼为仁 是什么意思啊
4个回答2022-06-03 20:45
克己复礼为仁:克:克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西周之礼)才是做仁义之事。   出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