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原文,下列真正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2024-02-15 21:36

根据原文,下列真正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 要降低技术的负面作用,应强化人对技术应用的责任感,根据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来判定技术应用的后果。 B.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负面作用就会被消除,而且只有依靠技术的发展,技术的负面作用才会被消除。 C.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我们就应当去做。 D. 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责任不在技术而在人,在于人怎样应用,所以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而非自然逻辑。
1个回答

1D

2B

3A

解析:

1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筛选信息”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应该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只要抓住了主要内容,筛选和整合信息才会心中有数。2.依据题目要求,从考题要求出发,明确筛选信息的标准。试题简单的,可直接摘录文中重要词语作答;试题涉及范围大、干扰信息多时,就应该采用对比、求同的方法,分清信息的主次,根据考题的要求,把有效信息加以概括提炼出来。3.掌握解答这类试题的常用技巧。(1)根据语言标志获取相关信息。如标题、序词、注释、表总提或对照的词语。(2)根据反复、照应确认重要信息。反复、照应一般是为了强调某个内容。(3)采用抽出关键词句的方法获取信息。找到关键性词语或句子,就得到了相关信息。(4)根据命题要求或者题目暗示来筛选或获取信息。(5)抓住能反映概念本质特征的词语来获取信息。做题时要注意文本用词与选顶中用词的不同。如本题中A“能够”不等于“应该”。

2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概括分析与整合能力。A项概括了文本第1~3自然段的内容,符合作者的观点,所以是正确的。B项的观点是第1自然段中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的,不是作者的观点,所以该项是错误的。C项的观点是第2自然段中学者弗洛姆的,也不是作者的观点,所以该项也是错误的。D项的观点“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责任不在技术而在人”的说法没有根据,更不是作者的观点,所以D项也是错误的。这道题主要体现在对不同文段的抽象概括与分析上,D项是干扰项,如果不细致的话,很容易选D项,所以关键是准确把握住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句,再加以细致辨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做题是审清题目的要求,“真正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回归文本,只要不属于作者的观点就错。逐项代入原文验证即可。如B项的观点是第1自然段中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的。

相关问答
根据上文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1个回答2023-04-13 19:20
首先研读材料,知道这段话是写峡江江面上的雾,且“江面骤然升起一层江雾”是“哈欠”的结果,抓住中心,从而确定首句是②,排除BD两项;其次理清思路,这道题是按照江雾由淡变浓、由涨到停的顺序来写的,在第④句...
全文
有关荷花的成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请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3 15:37
【步步莲花】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步步生莲华】语本《杂宝藏经·鹿女夫人缘》故事,谓 鹿女 每步迹有莲花,后为 梵豫 国王第二夫人,生千叶莲花,一叶有一小儿,得千子,为 贤劫 千佛。...
全文
根据短文内容将各人的名字列出来。
1个回答2024-05-28 09:22
Betty hanmeimei,mary lucy sam alex bill tim
根据下列漫画写一则寓言(作文)
1个回答2024-01-21 04:29
一切皆有可能。
根据自己的生日推断属于自己前世的名字,你叫什么?
1个回答2022-11-12 04:28
房玄龄,你呢??
小学生参观学校根据地感言?
1个回答2024-02-15 21:48
感言:我们的学校,历史悠久,培养出了很多优秀学生,此外,学校向来有很浓厚的学习氛围!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有用的人!
如何根据种种现象观看天气变化?
1个回答2023-10-13 18:05
看晚上有没有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