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从小孔看的成语

2024-02-22 13:20

1个回答
形容从小孔看的成语:
凿壁偷光 管中窥豹

凿壁偷光 [záo bì tōu guāng]
基本释义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褒义
出 处
晋·葛洪《西京杂记》:“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炽不逮;衡乃穿壁引光;以书映光而读书。”
例 句
古人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的学习精神,实在令我们敬佩。
近义词
囊萤映雪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 悬梁刺股 穿壁引光 随月读书
典 故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成语接龙
光焰万丈 丈二和尚 尚虚中馈 馈贫之粮 粮尽援绝 绝色佳人人亡物在 在所不辞 辞不达义 义结金兰 兰摧玉折 折箭为誓誓同生死 死声淘气 气骄志满 满谷满坑 坑家败业 业业兢兢兢兢战战 战无不克 克逮克容 容头过身 身做身当 当头对面面无人色 色若死灰 灰容土貌 貌合形离 离心离德 德胜头回

管中窥豹 [guǎn zhōng kuī bào]
基本释义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贬义
出 处
《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载庚申令:“议者或以军吏虽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论者之言;一似管窥虎欤!”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例 句
1. 李明在老师的热心的帮助下,思想有了转变,这从他近来写的一篇日记里,~,可见一斑。
近义词
瓮天之见 井蛙之见 一孔之见 以蠡测海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略见一斑 管窥蠡测
反义词
目不暇接 见多识广 一览无余 一目了然 了然于目 洞若观火见微知著
典 故
王献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末子,十分聪明。长大后他也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与父亲并称“二王”。
有一天,他父亲的几个学生在玩打牌。在一旁观看的献之竟然能够给他人出谋,说上几句行内话。哪知学生们都笑他道:“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献之看到他们这样说自己,不禁大愤,说道:“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就甩开袖子走了(遂拂袖而去)。
“管中窥豹”、“拂袖而去”二成语皆出于此。
成语接龙
豹死留皮 皮相之见 见鞍思马 马到功成 成败论人 人一己百百思莫解 解兵释甲 甲冠天下 下车作威 威凤祥麟 麟角凤毛毛遂自荐 荐贤举能 能上能下 下车伊始 始终若一 一门同气气吞山河 河海清宴 宴安鸠毒 毒泷恶雾 雾散云披 披麻带孝孝悌忠信 信言不美 美不胜收 收视反听 听风听水 水色山光光宗耀祖 祖宗成法 法无二门 门户之见 见利忘义 义海恩山
相关问答
孔者,大也,大名之意;孔者,小也,孔窍,针孔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4-10 19:01
这句话的意思比较抽象,大意是:孔这个字,若是指大时是比较大,一个空间、一个领域、一个方面都可称为孔(如一孔之见:指一个方面、一家之说);孔字,若是指小范围的时候,就特别小,小到眼、耳、鼻、口等孔窍、绣...
全文
关于孔子孔庙孔林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3:08
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 ,位于曲阜城中央。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 孔林本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 孔林在曲...
全文
关于孔子孔庙孔林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21:20
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 ,位于曲阜城中央。 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孔林本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孔林在曲阜城...
全文
关于孔子孔庙孔林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4:31
轶事典故:在孔子墓碑前令人奇怪的是,建有一道不伦不类的矮墙,还将墓碑遮去了三分之一,只露出“大成至圣文宣干”,“王”字的底下一横看不见了。为什么要建这样一道墙?在清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到孔林朝...
全文
关于孔子这个故事的白话文 最好是孔子原话 翻译成白话文也行
1个回答2024-01-26 07:27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
全文
《孔子的故事》中老子给孔子的四句话,分别和哪个成语
1个回答2024-01-18 21:37
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 【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结构】动宾式。 【用法】用作褒义。形容...
全文
孔子让路中这个故事体现了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什么性格?
1个回答2024-01-22 01:26
这个故事是讲孔子在学生的陪同下途经郑国。路上,被一个叫项橐的孩子用碎石烂瓦堆砌的一座“城池”挡住了去路。开始,孔子叫孩子让路并责怪孩子不懂礼节。可项橐却反问孔子,世上是车给城让路呢,还是城给车让...
全文
与孔子相关的故事的题目和孔子的一句名言
1个回答2024-05-19 03:15
关于孔故事《两辩》 孔句名言(三行必我师焉)
孔子教子的孔子少年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6:57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奋”。 ...
全文
孔子、老子和孔明怎么画?
1个回答2024-01-24 10:00
孔子画像资料较多,老孙芹子、孔明较少。这里选择比较正式的画像供你参考。  高让 诸葛亮 诸葛亮 诸葛亮 老子 老子 老子 孔子 孔子 孔子 ...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