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绝如缕的意思是

2024-02-23 18:33

1个回答

不绝如缕有两种意思,其一为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似断非断。比喻事情极其危急,形容形势严峻,虽然还没有断绝,但也只像一根细线那样连着。《公羊传·僖公四山团年》:“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意思是中原诸国在异族冲击下,形势危急。

其二是形容声音微弱悠长。宋苏轼《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意思是洞箫呜呜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

不绝如缕是一个偏正式结构汉语成语,读音为bù jué rú lǚ,一般在句子中作谓语、定语,造句参考:远处寺庙里的钟声,回荡在空气中,不绝如缕。

扩展资料

与不绝如缕语义相近的近义词有:

1,岌岌可危,读音是jí jí kě weī,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样子。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回:人声越发嘈杂,甚至拿砖头撞的二门冬冬的响,其势岌岌可危。

2,余音绕梁,读音是yú yīn rào liáng,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纳唯备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语出《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 ,匮粮,过雍门 ,鬻歌假食,既洞毁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意思是曾经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卖唱筹资,韩娥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

3,余音袅袅,读音是 yú yīn niǎo niǎo,余:剩下来的,多余的。音:音乐,声音。袅袅:缭绕。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相关问答
不绝如缕的成语解释不绝如缕是什么意思 不绝如缕的出处
1个回答2024-02-02 03:01
1、不绝如缕,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jué rú lǚ,也说不绝若线。意思是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似断非断。比喻事情极其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 2、出自《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而亟...
全文
不绝如缕的成语解释,不绝如缕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0 05:31
释 义 绝:断;缕:细线。也作‘不绝如线’。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差一点就要断了。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也比喻技艺等濒临失传。现在也形容声音细微而连绵不断。易混为"代代相传,...
全文
不绝如缕怎么用?
1个回答2023-02-25 02:02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不绝如缕 故事
1个回答2024-02-11 03:39
成语典故: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成语出处: 《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因亟痛中国,南夷与此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成语例句: 音乐会上,演...
全文
不绝如缕的成语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3 15:27
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出自 《公羊传·僖公四年》。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不绝如缕的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2-17 08:56
①《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②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以是嗣续之重;不绝如缕。” ③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
全文
不绝如缕成语意思
1个回答2024-02-12 16:43
不绝如缕 bù jué rú lǚ [释义] 绝:断;缕:细线。似断未断;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比喻情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声音微弱;但未中断。原作“不绝若线”。 [语出] ...
全文
成语题不绝如缕
1个回答2024-02-20 10:32
【不绝如缕】 [bù jué rú lǚ] 生词本 基本释义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出 处 唐·柳宗元《寄许享兆孟容书》:“以是嗣续之重;不绝如缕...
全文
成语 不绝如缕 题目
1个回答2024-02-20 11:53
不绝如缕 [bù jué rú lǚ] 基本释义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出 处 唐·柳宗元《寄许享兆孟容书》:“以是嗣续之重;不绝如缕。”
不绝如缕的两层意思?
1个回答2024-01-27 07:13
不绝如缕有两种意思,其一为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似断非断。比喻事情极其危急,形容形势严峻,虽然还没有断绝,但也只像一根细线那样连着。《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