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和尚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2024-02-25 15:25

1个回答
三个和尚告诉我们,只要团结合作没有过不去的坎,我看看到你舒服我也想舒服,教育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做人不要太自私,这样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反倒说有事后还会害了自己。做人要忠于集体,忠于团结。

1三个和尚故事简介

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不久,来了个高和尚。他一到庙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高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两个人只能抬一只水桶,而且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两人才心安理得。

这样总算还有水喝。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里没水。小和尚和高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独自喝光了。从此谁也不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结果老鼠猖獗,打翻烛台,燃起大火。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水自然就更多了。

2三个和尚告诉我们的道理

人挑水心不齐也不及一人多

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长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两个人只能抬一只水桶,而且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两人才心安理得。两个人才辛辛苦苦抬来一桶,还不及一个人挑得多。

想不劳而获只会空喜一场

忽然听到一声响雷。三人奔出一看,天空飘来一朵乌云,“快下雨了!”三个人都这么想。有雨就有水,大家赶去把水缸、木桶搬了出来,等待积水。谁知天上的乌云看他们想不费力就得到水,竟然生气了,一滴雨也没下,就飘走了。三个和尚空欢喜一场。

相互推托,自私自利,总会后悔

后来,谁也不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结果老鼠猖獗,打翻烛台,燃起大火。,后悔都来不及。

团结力量大,互相推卸责任和义务是什么事情都做不成的。

这部动画片,也让我们懂得克服自私自利的坏思想,从小树立与他人互助合作的思想观念,人心齐,才能合作共赢。
相关问答
三个和尚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1个回答2024-01-23 06:24
三个和尚属同一种心态,同一种思想境界,都不想出力,想依赖别人,在取水的问题上互相推诿.结果谁也不去取水,以致大家都没水喝。 说明人都是有依赖性的,自己的事自己做,要学会独立 尽量不要去依赖于外界,...
全文
三个和尚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31 04:52
你好,自古以来,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团结,不要总是斤斤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才能真正受益,不然到头来自己也会遭受损失。 希...
全文
三个和尚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的重要性
1个回答2024-02-10 12:46
三个和尚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工作中要重视团结和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在搞好团结的同时,还需要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如果没制度清纯哪作保证,责任不落实,人多反而办不成事.三个和尚为什么没...
全文
三个和尚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7 12:57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个故事说明人如果自私攀比不愿为别人付出最终他人与自己都将无所获得,人如果与别人和好互助则最终自己与他人的愿望都将在互相付出中而得以获得。...
全文
三个和尚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9 06:26
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从团体来看,要注重团队的整体性、团队结构的有序与优化
谁能告诉我《三个小和尚》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5 13:31
在过去的一个山定上有一个破庙,有一天,一个矮小的和尚要去山上的破庙,途径一条河流,由于天很热,便到附近的水池喝水,他来到庙中,看见庙里的缸没水了,便挑水,给观音的瓶子中加了水,那干枯的杨柳也死灰复燃....
全文
三个和尚打水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30 18:15
做人不能懒惰,不能斤斤计较,要团结协作,相互关爱,相互帮助
谁能告诉我尚姓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4-19 06:49
得姓始祖尚父。即姜太公,名尚,字子牙(一说字望),因其祖上伯夷曾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侯,建立吕国,故又名吕尚,为炎帝后裔。是商末周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曾垂钓于渭水之滨,被周文王礼聘为辅助大...
全文
谁能告诉我“时尚名媛”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14 00:49
名媛,即有名的美女。亦指名门闺秀。维基百科全书里把名媛定义为:“活跃于上流社会社交界的女性达官贵人们”。历史典故有云:“婵娟争觑我,我也觑婵娟,把帝里名媛赶一日批评徧。”(清代李渔 《风筝误·艰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