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孩子,家长应该怎样配合?

2024-03-01 21:44

 
1个回答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显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伙伴。遵循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努力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努力帮助家长明确教育意义。因此,家长与幼儿园的合作能有效帮助孩子克服客园适应期的困难:

通过实践,结合家长和孩子焦虑的原因,我们从几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减少父母的担忧。父母的情感态度影响着孩子的情感态度,因此解决父母的担忧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积极参与并充分理解

父母一半的担忧是因为他们对幼儿园生活的无知。在幼儿进入幼儿园第一天,我们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互动。在幼儿园和孩子们玩玩具,参加老师组织的数学游戏。采用开放年级小组,集中小班所有班级的特殊游戏和区域活动,让新来园的孩子们可以自己玩耍,与父母见面交朋友,并引导他们参观教室和认识新老师。家长们已经看到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安排,从认识到理解,他们对老师和幼儿园有了信任,并迈出了减轻焦虑的第一步。

仔细观察和及时反馈

开学时,家长们也对新老师不信任。再加上对公园里孩子们生活条件的关注,当家长们接孩子离开公园时,他们会有很多问题要和老师沟通。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活动中更加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的特殊表现,积极与家长沟通,家长就会减少很多焦虑,增加他们对教师的信任。

分享资源,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

随着越来越多的“特殊课程”和“速成课程”层出不穷,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想达到完美。期望的增长给孩子带来消极的焦虑。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每个孩子不同的发展速度也使他们表现出不同的能力。让父母更好地了解这一点,这样可以减少他们的焦虑。

相关问答
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
1个回答2024-03-02 07:29
昨天儿子的幼儿园家长学校开学典礼, 幼儿园让我作为家长代表发言,总体上发挥正常,没有给儿子丢脸! 以下是发言稿,留作纪念吧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一、让孩子爱幼儿园 ...
全文
家长怎样配合幼儿园教育孩子
1个回答2024-02-22 15:57
一、让孩子爱幼儿园 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我就和孩子说幼儿园好,比家里还好呢,那里有好多小朋友,有喜欢他的老师,有各种玩具等等,这样在孩子心目中就对幼儿园有了很好的第一印象,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不会特别排斥...
全文
幼儿教育 如何给未配器的幼儿园打击乐曲编配??
1个回答2024-02-27 02:04
简单的办法 1,可以变成齐奏 2,可以根据曲子的乐句划分,变成每个幼儿或者每一组幼儿轮流演奏,每个幼儿或者每一个组按照座位顺序依次演奏一个乐句, 3,可以根据曲子的情绪,强弱特点,将幼儿分组,其...
全文
家长能为幼儿园教育提供哪些配合
1个回答2024-02-26 01:21
服从老师安排 扩展资料: 幼儿园工作计划中,家长工作计划已是重要内容。共同教育好幼儿,使幼儿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这不只是幼儿老师的责任。想要达到家园互动,共同教育。幼儿老师必须使家长及时,全...
全文
家长能为幼儿园教育提供哪些配合
1个回答2024-02-28 21:36
服从老师安排 扩展资料: 幼儿园工作计划中,家长工作计划已是重要内容。共同教育好幼儿,使幼儿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这不只是幼儿老师的责任。想要达到家园互动,共同教育。幼儿老师必须使家长及时,全...
全文
家长能为幼儿园教育提供哪些配合
1个回答2024-03-02 04:59
服从老师安排 扩展资料: 幼儿园工作计划中,家长工作计划已是重要内容。共同教育好幼儿,使幼儿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这不只是幼儿老师的责任。想要达到家园互动,共同教育。幼儿老师必须使家长及时,全...
全文
家长能为幼儿园教育提供哪些配合
1个回答2024-03-04 12:04
服从老师安排 扩展资料: 幼儿园工作计划中,家长工作计划已是重要内容。共同教育好幼儿,使幼儿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这不只是幼儿老师的责任。想要达到家园互动,共同教育。幼儿老师必须使家长及时,...
全文
幼儿园玩具教具配备目录要求各类幼儿园的教育挂图要配备多少套
1个回答2024-01-24 11:59
八套。幼儿园玩具教具配备目录要求,按要求条目可知,各类幼儿园的教育挂图要配备八套。能够进行幼儿的启迪开发,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如何在幼儿教育中运用对侧支配组织活动?
1个回答2024-03-02 21:39
感知觉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教师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时,如果运用这些规律,可以提高活动效果,对幼儿感知觉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一、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各种感觉不是孤立存在,而...
全文
幼儿合理配餐育儿知识
1个回答2023-12-19 13:52
 1、知道食物有不同的营养,人体需要多种营养。   2、初步学会合理搭配一餐的饭菜,知道有主食有配菜,有荤有素。   3、能接受多种食物,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