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故事写一个印象深的人物日记二百字

2024-03-03 08:47

读史记故事写一个印象深的人物日记二百字... 读史记故事写一个印象深的人物日记二百字 展开
1个回答
李广受家庭熏陶,年青时即精通骑射,“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后来,“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汉文帝的这几句话,常常令后人感慨不已,以为李将军真的生不逢时,每每在词章中驱使.如司马贞《索隐述赞》云:“嚋臂善射,实负其能.解鞍却敌,圆阵摧锋.边郡屡守,大军再从.失道见斥,数奇不封.惜哉名将,天下无双!”陆游《赠刘改之》:“李广不生楚汉间,封侯万户宜其难.”又如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都以为李将军有封万户侯,甚而比肩张良、韩信等汉初诸将之才具,实则大谬不然.李广既无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将之策,又无韩信“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大将之才.
综观自言“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的李广实在是是少有胜仗,有的只是个人骁勇的战例和事迹,“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但却并无大的战功.
有的只是个人神勇之事.如广为后世传颂的“将军夜引弓,没镞石林中”:“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再如《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详写的李广救中贵人一事: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柰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礶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人们常常赞颂李广率百骑从匈奴数千骑眼皮底下脱险的急智.实际上,李广身为一军之将,竟然置大军于不顾,率百骑为追杀三名匈奴军而遭大敌,险些被擒杀,本身就是大不智.而“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则更可见李广带兵治军的疏怠.《李将军列传》中比较了李广与当时另一名将程不识的治军之异: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
李广治军“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从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仅仅凭着“远斥候”才“未尝遇害”.程不识则治军严整.这个比较,司马迁当然不是想说李广治军之疏怠,而是想说明李广治军的别具一格,想通过诉说李广与士卒同甘共苦,不摆长官威风,“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来说明李广爱护和体恤士卒.然而,实际上正因为李广治军不严,防范不严,计划不周,使军队成了一批“乌合之众”.虽然士卒也甘愿为之死战,但无疑长此一来军队整体战斗力大为削弱,容易被敌人袭破.程不识说:“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正中李广带兵之弊.偏偏李广又“自负其能”,往往欲凭借个人的骁勇善战,希冀以少胜多,终于导致一次又一次的失利.大败于雁门关外:
《史记·李将军列传》载:
其后四岁,按,时在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弛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后人读到此处,不仅不怪李广之破敌不力,反而盛赏李广之逃险有勇有智.殊不知,这些正表现了李广仅有匹夫之勇,实无挥师千万、攻城破敌的将才.打个比方,某造纸厂因平时疏于管理,发生火灾,厂里领导积极组织救火,尽量地减少损失.而舆论也大力宣传该厂领导组织救火,尽力减少损失的“英雄”事迹.反而无人追究这种火灾本是平时疏于管理造成的,本是可以避免的.本来是他的失职,反倒成全他的英雄之名了.李广上郡救中贵人事、雁门被擒佯死逃生事,均类乎此.读者沉于司马迁的同情感慨笔意中,而忘却了主人公实实在在的面貌,千百年来的叹李赞李之作大概亦系因于此了.
相关问答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故事作文五百字
1个回答2024-01-26 07:15
寒假中,我和外婆去下乡。 我们乘车到了乡村,那里的空气非常好,使人一去就会有赏心悦目的感觉。 我们这次去的地方是山上。刚开始我们走得很通利,可是到了后来,我们脚下的路就很滑,只要你稍不留神,你就会...
全文
你最喜欢中国民间故事的哪个故事里面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深刻一百字?
1个回答2024-01-29 18:55
我最喜欢中国民间故事是孟姜女哭到万里长城。这个写了孟姜女的品质对丈夫的爱,以及当时社会对老百姓的剥削与压迫。体现了孟姜女敢于反抗。对感情忠贞不渝,值得人们去传颂。所以他能够流传至今广泛为大家喜爱...
全文
你最喜欢中国民间故事的哪个故事里面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深刻一百字?
1个回答2024-01-27 18:00
我最喜欢中国民间故事是孟姜女哭到万里长城。这个写了孟姜女的品质对丈夫的爱,以及当时社会对老百姓的剥削与压迫。体现了孟姜女敢于反抗。对感情忠贞不渝,值得人们去传颂。所以他能够流传至今广泛为大家喜爱。
《史记》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
3个回答2022-10-20 14:45
史记中的汉武帝卫青,还有韩愈等等,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史记故事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他(她)的故事简要的写下来
1个回答2024-01-25 22:53
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
全文
读明史时,哪些人物或事件让你印象深刻
1个回答2024-03-09 16:11
1、巢湖水军将领廖永忠,鄱阳湖之战与常遇春并受上赏,家门立牌,御书:“功超群将、智迈诸师”。后封德庆侯,洪武八年下狱死。罪名初为僭越;二十三年打倒胡党时公布廖永忠与杨宪勾结密谋不轨;永乐年间宁献王朱权...
全文
史记故事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他(她)的故事简要的写下来
1个回答2024-01-31 02:39
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
全文
少时印象最深的两部老电影——《月亮湾的笑声》和《咱们的牛百岁》。
1个回答2024-01-29 14:22
电影《月亮湾的笑声》(下称《月》)和《咱们的牛百岁》(下称《牛》)是少时在村大队院里看露天电影时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两部电影。 上世纪80年代,农村还普遍清贫,谁家要是有一万元存款,那可是村里人羡...
全文
《百家讲坛》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讲师是谁?
1个回答2024-03-13 23:54
《百家讲坛》中最令人深刻的讲师我觉得还是易中天。因为不管是从他的讲述方式来看,还是从他的渊博知识来说,他都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下面我就分别来说一说。 首先易中天品三国并不是子虚乌有,而是在以...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