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璞成玉的典故

2024-03-08 04:19

1个回答
《和氏献璧》。
原文: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中卜曰:"和氏之璧。"
译文:楚国的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拿去献给楚国国君厉王。厉王叫玉匠鉴别。玉匠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呀!”厉王认为卞和是个骗子,把卞和的左脚砍掉了。
楚厉王死了以后,武王当了楚国的国君。卞和又捧着那块璞玉献给武王。武王又叫玉匠鉴定。玉匠又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呀!”武王也认为卞和是个骗子,又把卞和的右脚砍掉了。
武王死了以后,文王继承了王位。卞和于是抱着璞玉在楚山脚下痛哭了几天几夜,眼泪哭干了,连血也哭出来了。文王听到这事,便派人去问卞和,说:“天下被砍掉双脚卖烂穗的人多得很,为什么唯独你哭得这样伤心呢?”
卞历稿和回答说:“我并不是伤心自己的脚被砍掉了,我所悲痛的是宝玉竟被说成普通的石头,忠诚的好人被当成骗子,这才是我最伤心的原因啊。”
文王便叫玉匠认真加工琢磨这块璞玉,果然发现这是一块稀世的宝玉,于是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相关问答
雕琢璞玉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4-11 00:22
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缘,梁有悬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 对于今人来说,和氏璧是一个谜,并且极富传奇色彩。两千多...
全文
璞玉细琢方成器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31 02:34
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缘,梁有悬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
琢璞成玉的典故
1个回答2023-12-03 04:29
《和氏献璧》。 原文: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
全文
璞玉的意思 璞玉有哪些意思
1个回答2022-09-06 12:01
1、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未经加工的玉,也称玉石。《汉书·西域传·于阗国》:“其东,水东流,注盐泽,河原出焉。多玉石。” 2、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璞玉指天然形成,尚未经雕琢过的美玉。所谓的...
全文
玉不琢中的琢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9 06:45
《礼记·学记》里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三字经》改“道”为“义”,是为了押韵。作为名言了解没什么大问题,如果考试时名句默写的话,题后应标明出处,不然的话只能说明命题人不专业,考生也...
全文
璞玉是什么意思 璞玉的解释
1个回答2022-09-04 13:45
1、璞,古人是说蕴藏有玉之石,或未琢之玉。《韩非子·和氏》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所以璞玉是指蕴玉之石。 2、也可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王逸竹的《梦中梦》里尚有璞玉之角,以玉美之,...
全文
璞玉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05 05:50
璞,古代说蕴藏有玉之石,或未琢之玉。在《韩非子·和氏》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这里便指蕴玉之石。也用来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人才。
璞玉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9-15 01:20
璞玉是指你是一个有能力的人,经过雕琢过后总会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毁扮,所以你现在缺少的是历练。璞迟渗玉,汉语词汇,意思是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璞,古人是说蕴藏有玉之石,或未琢之...
全文
璞玉的结局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8-12 09:10
璞玉的结局是什么 ?
璞玉怎么读
1个回答2024-02-10 03:08
璞玉,读音:pú yù 1.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 未经加工的玉,也称玉石。《汉书•西域传•于阗国》:“其东,水东流,注盐泽,河原出焉。多玉石。”注:“玉石,玉之璞也。一曰石之似玉也。” ...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