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唐太宗纵囚 有感 怎么写?

2024-03-08 19:34

1个回答
一、对欧阳修有感

读了纵囚论,便想对欧阳修这个人再进一步了解,发现其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对北宋的文学革新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对唐朝研究甚深,著《新唐书》,书中不乏称赞唐太宗李世民为一代明君,也对其很多事情做出批评。 当然,他自有他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性,他的文章只能代表他自己或者他那个时代的观点,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比如纵囚论,从我的眼光来说,并不是很赞同这篇文章中的某些观点。

二、对纵囚论中的欧阳修对故事的结论有感

纵囚论里的故事,大致是在贞观六年,唐太宗从监狱中放出三百名死囚,许其回家探亲,并规定他们到期限后回监狱受死刑。结果出乎意料,那些人真的都回来了。 欧阳修一开始提出了自己对死囚的观点“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犹甚者也”,认为他们是小人中的小人,又提出了君子中的君子才能做的事情“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从而得出了他的结论:让小人中的小人,行君子中的君子之事,不合乎情理,认为这是一场互相欺骗的骗局,一场政治作秀。 首先,欧阳修对死囚是存在偏见的,认为死囚乃一定是小人中的小人,恕不知古来多少文人雅士,多少忠君爱国之士下狱也不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壮士也不少。他们中君子有,小人也有,甚至无辜的平头百姓也有,所以不可一概而论。

其次,欧阳修有两个猜测,一个是认为君王估计到囚犯一定会回来,所以才让他们回家。第二个猜测是囚犯估计到回来后,君王赦免他们才回来的。这里就有点荒谬了!第一点,李世民是谁,杀亲逼父夺位者,疑心慎重,传言当初他哥哥只是一个小动作,李世民便葬送了他,先不说他是否是先见之明,还是误杀,起码多疑是肯定的了。不然估计也不是他做皇帝了。第二点,有句话经常能从电视中听的“反正咋样都是死,不如……”,可见,死是人最终归宿了。不管咋样,死就是个结局了,不会有更差的了。回来也是死,逃也是死,逃的话,活的希望还大一点。何况300多人一起回来了。可以说是个奇迹,就算有连带制,李世民也不一定能肯定到他们全部能回来。以李世民的多疑,囚犯肯定也没有完全把握一定放。最终只能是诚信,也可能是视死如归罢了。 最后,欧阳修得出了他的结论,认为偶尔的放一放可以,但经常这样做,法律便失去了法律的意义。因此,希望君王学习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我非常赞同欧阳修坚持维护法律的尊严,这种事情偶尔一次可以,经常这样,必然会引起死囚不死的假设,只会让法律无法构建,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三、对纵囚论中的故事有感

唐朝的时代已经过去很久了,我们并不知道当时的事实如何,读了这个文章,以我的观点觉得,故事中,从纵囚到全部归来最后到全部赦免,没有欧阳修文中所说的那么简单。

其一,要放的死囚是谁,这300人是全部的死囚数?这个很难说,几乎不太可能。如果是挑出来的,那这些幸运儿是谁?结合当时条件来看,一者可能是随机抽的(可能性太低),二者便是他父亲和他哥哥的手下甚至是前朝旧臣,人才济济,却因谋反大罪等入狱,以李世民的爱才之心,实属可惜,但又不能放,只能上演一场双赢的大戏。三者可能全部是普通兵丁扮演的死囚,只是为了上演一场戏。 其二,为什么全部归来,最后全部释放,这里有两个假设。第一假设,李世民根本没想过全部会回来,只是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度量,也许暗中还派人监视了,结果全部按时归来,心中大悦,于是大赦这些罪犯。第二假设,也许这个一开始,便是一场安排好的演出,李世民一开始便和他们说好回来后大赦,如果死囚是上述的第二类者或三类,可能本身就已经内定完毕。双方出于信任。李信任他们会回,他们信任李会大赦。结果便是双赢。 不管死囚是谁,还是李世民这场是本意安排,还是龙颜大悦。最终结果是好的,对百姓来说,宣扬了诚信的重要性,甚至能救你命。对君主来说,也许得到了能臣,更得到了人气,稳定了君位。对国家来说,当时唐朝初建,百废俱兴,历届君王皆以天下大赦来稳定民心,李世民这招不止赦了,还提出了诚信的重要性,不得不夸。

四,结合现代,提出自己的感悟

诚信,现代一直在提倡的话题,古人很早就一直在倡导了,但李世民的政策不适合我们现在了,不能死板学习。按他的方法放到现在,不止践踏了法律的尊严,估计路上就被记者爆出了真相,诚信沦丧。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坚决执行法律法规条例,坚决普及法律知识,坚决让所有人得到法律的援助,这也是一种诚信。而且更深入人心,更易长久实行!
相关问答
如何看待唐太宗的纵囚事件?
1个回答2023-09-24 01:55
我认为他的这一行为非常的人性化,在历史上也是很受好评。
欧阳修写的一篇《纵囚论》,唐太宗为什么要释放400名死囚?
1个回答2023-04-13 21:05
可能是看了欧阳修的文章之后,同情心泛滥,仁慈心也随之泛滥。就下命令让他们临死之前回家陪陪父母陪陪妻儿子女探探亲,于是就下令让400名囚犯回家陪伴父母,然而在第二年秋天他们就要回来问斩。
《资治通鉴》里有一个唐太宗纵囚事件,这是真是假?
3个回答2023-04-13 17:35
这件事应该是真的,毕竟资治通鉴里面有记载的一般都是史实,但是唐太宗放了囚犯让他们第二年再回来,感动了囚犯,第二年这些人真的回来了。
唐太宗与囚犯的约定故事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3-02 02:23
  这个故事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这也成为李世民千古明君的一个典型事例。   事情是这样的:   贞观六年的年底,李世民查看死刑名单,红笔一钩就死,不钩就活。但这回他突然生了所谓恻隐之心,将290个...
全文
唐太宗为何要主动放囚徒回家过年,后来这些囚徒回来了吗?
1个回答2022-10-10 05:53
因为唐太宗要显示自己的仁慈,这些囚徒大多数都回来了,少数没回来的也被抓了回来。
唐太宗放390个死囚回家过年,后来他们都回来了吗?
3个回答2023-03-03 14:18
不是,因为有一个人有特殊原因确实没有办法回来,所以就差了一个人。
唐太宗和唐玄宗的画像
1个回答2024-02-17 01:39
唐玄宗
囚我终老,纵我情深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09 08:35
纵我情深,奈何缘浅(想要分手,拿俩人没有缘分当借口)。 纵我情深,奈何外界百般阻挠(不想分手,但对外界的阻挠无可奈何)。 纵我情深,但惟你我同心,方能遂愿(不想分手,希望对方和自己一起战胜外界阻挠,成...
全文
唐太宗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3:46
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个大臣建议,不满十八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不发。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征还是扣住不发。唐太宗大发雷霆。魏征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