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起源,历代有哪些名人?

2024-03-12 20:19

1个回答
张姓是我国当代第三大姓,相传出自黄帝,是黄帝第五子挥的后代。据明嘉靖年间张浚等纂修的《张氏统宗谱.得姓郡望》称。「吾张氏得姓者,自轩辕黄帝第三妃彤鱼氏之子曰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而望清河郡者独最。」这是说,张氏得姓于黄帝之子挥、母名彤鱼氏。挥因发明弓箭,被任命为弓正(官名)。弓正亦即弓长,二字相合,正是「张」字,这样便有了张姓。此后,挥的后代世居清河郡(今山东临清),而清河也就成了张姓的一大郡望。

张姓因为是大姓,来源众多,分布广泛。其郡望除上述一支外,又有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百忍、金鉴等多支。相传唐代有张公艺一家,九世同居共财,远近称颂。事情传到唐高宗那里,高宗亲自前来探望。高宗向他询问保守家业、和睦宗族的诀窍,他只写了100多个「忍」字作为回答。高宗从中悟出了治国齐家的大道理,深为感动,心满意足的起驾回宫。此后,张公艺家族为了纪念这次有意义的探访,便以「百忍」作为自己家族的徽号。另据唐代典籍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群臣为玄宗祝寿,多献奇异珍宝,只有宰相张九龄献上一部名为《千秋金鉴录》的书籍。他在书中详细论述了古今兴亡之道,意在规劝玄宗应在天下太平之时记取历代兴亡的教训,居安思危,永保社稷。事后,玄宗对他这份贵重的礼品十分珍视,还专门下诏进行表彰。从此,张九龄的族人也引以为荣,开始以「金鉴」为堂号。

张姓在汉代就已发展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姓,至唐代又名列天下10大姓之一。明代时,张姓人已遍布全国的1113个县中,其覆盖率占全国州县总数的93%以上,如今已是一个拥有数千万人口、分布遍及世界许多地区的中华大姓。

从古到今,张姓中共出了63位宰相,56位将帅。此外,如思想家张载、张拭对儒家理论的贡献,佛学家僧肇(俗姓张)对佛教思想的升华,以及张天师的道教世家、张衡的地动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行(俗姓张)的子午线测量,等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另如张骞的交通西域、张居正的万历改革、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理论、张学良的兵谏抗日、张福林的太空探险等等、也都是功在当世、名垂青史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无不都是张姓人对历史和文化的重大贡献。 张姓起源

张姓是中华大姓之一。自古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张姓居首位。当代,据人口普查,国内外张姓人口逾

亿,略少于李姓、王姓,是我国第三大姓。

关于张姓起源,历代史书多有记述,且多是大家名著,其中.战国时期史官所著《世本》 (秦嘉谟辑补本)

曰: “张氏,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唐代史学家林宝,奉唐宪

宗诏命,在“穷究旧史”、“诸家谱牒无不参详”的基础上,撰成《元和姓纂》。该书对张姓起源的记述与《世本》

完全相同。此外,北宋欧阳修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南宋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南宋邓名世的《古今姓氏

书辩证》、清乾隆朝重修的《张氏族谱·受姓渊源考》等等,这些史书,均和《世本》、 《元和姓纂》的记述基本

一致。《世本》、 《元和姓纂》关于张姓起源的记述,符合历史实际,明确了三大问题:一是明确了张姓的得姓始

祖是挥:二是明确了挥的身世,是黄帝之孙,青阳之子;三是明确了挥得姓的根本缘由是“观弧星始制弓矢”。

关于张姓得姓始祖是挥,历代史学家认识一致,只有南宋史学家郑樵在《通志·氏族三》中提出了“张姓始祖

解张说”。他说, “按晋国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也有张氏,则因张侯之字以命氏,可无疑也。”解张所处的

时代在春秋时期.早在西周宣王时代就有一位叫张仲的人,以孝友著称。《诗经·小雅·六月》: “侯谁在关,张

仲孝友”即是歌颂他。所以.郑樵关于“张姓始祖解张说”不是“不可疑也”,而是根本不能成立!关于挥为“黄帝

之孙、青阳之子”的记述,查阅古今史籍,虽有争议,但多持此说。春秋时代史学家左丘明著《国语·晋语》曰:

“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二人同为姬姓,二人同为己姓),姬、己、酉、祁、滕、箴、任、

荀、僖、姞、儇、依是也。” 《国语》是我国最古老的史书之一。《国语》关于黄帝之子得姓情况的记述,是我们

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经典记载,颇具权威性。从这段记述可以看出:黄帝之子所得十二姓中没有张姓,事实上排除了

挥是“黄帝之子”,自然承认了挥是“黄帝之孙”,也排除了“张”是黄帝赐姓说。因为.挥得姓的根本缘由是他首

创弓矢,这在当时的确是一项十分了不起的发明创造。挥如是黄帝之子,又有这么大的贡献,是不可能不予褒奖赐姓

的。关于挥为“青阳之子”说,历代多数史学家认识一致,只有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南宋王应麟《

姓氏急就篇》在青阳之前又加“少昊”二字是不妥的。因为,当时有两个青阳氏,一个是玄嚣青阳氏,一个是少昊青

阳氏。据当代族史研究成果:少昊是东夷族,非黄帝血脉,挥之父只能是玄嚣青阳氏。

当代民族源流学家何光岳先生关于“挥为玄嚣青阳氏之子”的论述.为研究张姓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著名族史

专家谢钧祥先生经多年研究考证,确认张姓起源于濮阳。根据他的这一研究成果,河南冬阳影视公司于1992年在张姓

起源地濮阳,摄制了中国百家姓系列片首集《张氏源流》,在河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播放,在海内外
相关问答
请问容姓氏的起源及发源地是哪里,本人姓容?
1个回答2024-04-01 11:53
你好-v-容姓的来源有五: 1、来源于舜的后裔,出自虞姓。相传舜有八个儿子,都是聪颖精明的,号称“八恺”,其中就有一个叫仲容的,他的后代便以容作为姓氏。 2、以官职为姓,周朝的礼乐之官官名为容,...
全文
种姓 种氏家谱 种姓起源 种姓名人 种姓的来源 种姓简介
1个回答2024-04-07 03:30
一、姓氏源流 种(Chóng)源出: 1、出自仲姓,为周代仲山甫之后,为避仇所改。据《通志·氏族略》载:“种,本仲氏,以避难改载仲为种,望出河南。”种姓本为仲氏,以次为氏。仲为排行第二...
全文
我姓“行”,请问有没有人知道,行姓的起源?
1个回答2024-05-18 20:52
1、百家姓中有姓"行"的。2、"行"姓来历:后汉记中已有记载行氏人,名曰:行巡
平姓起源于什么姓
1个回答2024-03-15 14:11
根据《姓氏考略》上记载:战国时期韩国君韩哀侯,将子诺封于平邑( 今山西临汾市一带),他的子孙就以封地为姓,相传姓平。
谁知道曾姓起源那个姓?
1个回答2024-04-27 06:39
天下一曾无二曾,现在曾姓的中国人,都是一脉传自鄫(zeng 曾)国太子巫,以国为氏。系出自姒姓,是真正的上古圣君夏禹的后代。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一直到春秋时代才被莒国所灭。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逃奔...
全文
于姓的起源?山东于姓来自哪里?
1个回答2024-03-12 19:26
于姓起源: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的后代,以国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武王克商后,大举分封诸侯,其第二个儿子?叔被封在?国,即今河南省沁阳县北部西万镇?邰村,后来,?叔的子孙就以国为氏,...
全文
单姓的来源和单姓的名人又有谁?
1个回答2024-03-07 07:00
单姓的来源(1)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成王封少子臻[zhen]于单夷,为甸内候,因氏焉。于周襄[xiang]公、穆公、靖公二十余代为周卿士。又据《通志.氏族略》云:成王封蔑[m...
全文
单姓的来源和单姓的名人又有谁?
1个回答2024-03-15 15:12
单姓的来源(1)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成王封少子臻[zhen]于单夷,为甸内候,因氏焉。于周襄[xiang]公、穆公、靖公二十余代为周卿士。又据《通志.氏族略》云:成王封蔑[...
全文
有谁知道关于曾姓的来源和曾姓的传说
1个回答2024-04-29 19:16
曾(Zēng)氏——新百家姓排名32——是轩辕的后代、曾姓族人在很早的时期就遍布于全国各地。   2、曾姓以仁孝礼义而著称于世。   3、曾姓字行辈份排列工整、严密,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与宗族特色。   ...
全文
白姓起源及简介 姓白的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5-20 11:25
白姓起源及简介 白姓的渊源主要有四大支;古人白阜、姜姓、芈姓和赢姓。 第一支出自古人白阜。相传出自炎帝大臣怪义的儿子白阜,自阜也为炎帝之臣,为神农氏通水脉,其后有白氏。这支白氏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