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2024-03-13 05:27

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诗句中与前述引文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A、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B、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C、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D、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个回答

A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题干引用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将乡愁比喻为清远的笛、没有年轮的树,虽然面容模糊,却挥之不去。诗句体现出家乡对作者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A项正确,这句诗出自宋代李觏的《乡思》,大意是:人们都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有看到我的家。诗句体现了家乡对作者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B项错误,这句诗出自唐代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大意是:为人性情怪僻只沉溺于美好的诗句,如果诗句不能打动人心,我至死也不肯罢休。诗句体现的是作者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

C项错误,这句诗出自宋代苏轼的《柳氏二外甥求笔迹》,大意是:写秃的笔头即使堆积如山也不值得珍惜,只有读破万卷书才能实现通神的创作境界。诗句体现的是作者自谦好学的品格。

D项错误,这句诗出自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大意是: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诗句体现了作者对亡妻的怀念。

故正确答案为A。

相关问答
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1个回答2024-04-11 15:16
B 解析 根据上述材料中的语句可知,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也能够说明文化离不开物质,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故①③正确...
全文
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
1个回答2024-04-04 13:11
B 试题分析: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故入选。②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的乡愁属于传统文化,但题...
全文
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1个回答2024-03-16 22:04
【答案】B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思乡之情”不会因为人的老去而渐失,而是永远鲜活,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①说法正确;思乡之情通过诗歌进行表...
全文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
3个回答2022-06-25 12:29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细读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能让人想起什么千古佳句
1个回答2024-03-17 00:40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的仿写
1个回答2023-09-26 07:45
故乡的回忆是一片飘渺的云,总在孤独无助的时候浮现。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1个回答2024-01-24 02:33
故乡的歌是一声亲切的呼唤,总在游子的心头回响。
故乡的歌是 仿写两句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1个回答2023-10-13 00:11
故乡的歌是一只轻盈的风筝,总在异乡的天空上飞翔; 故乡的歌是一声亲切的呼唤,总在游子的心头回响; 故乡的歌是一泓清凉的泉培圆,总在酷热的荒漠中涌出; 故乡的歌是一座坚固的桥,总在布满...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