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为何命百姓说汉语而不是鲜卑语?

2024-03-15 20:10

他的这一做法对其通知有何益处?... 他的这一做法对其通知有何益处? 展开
1个回答

这主要是两种文化冲击,为了能更好生存下来的结果。这一现象其实用汉化来讲更好。

在北魏前期统治者对汉化非常的谨慎,一方面因为鲜卑人还没有完全接受汉族的农业生产方式,游牧生活占的比重仍然很大。另一方面他们是武力征服者,他们有一种心理优越感,向文弱的汉人学习,会感到羞耻。

在北魏王朝前期的权力斗争中,主要是鲜卑贵族和汉人世族间的矛盾。自从魏晋以来,世家大族是中原政治舞台上的主角。而鲜卑人进入中原,如果要想站稳,就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一味地依靠蛮力,而是需要寻求和世家大族的合作。

然而鲜卑贵族与世家大族虽然需要彼此的帮助,但仍然存在有很大的矛盾。鲜卑族想借助世家大族来实现他们的统治服务,然而是世家大族是想借助鲜卑族来实现他们的政治抱负。

但是士族是根植儒家文化的,和鲜卑贵族的传统十分不符,并且与他们的利益会造成相互冲突,这样很容易造成政治斗争。

统治者面对这种局面,北魏前期的统治者不敢过快的汉化。因为汉化必定就会要重用汉人士族,这样就可能招来鲜卑贵族的不满,影响统治者的统治地位。

等到了魏孝文帝时期,经过十几年汉化改革铺垫,许多汉人世族已经进入北魏政权,开始与鲜卑贵族抗争,政治冲突就越来越严重,汉化改革就越来越必要了。

相关问答
北魏孝文帝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改为汉姓是
2个回答2022-12-09 05:23
改本姓拓跋为元,故北魏亦称元魏。
北魏孝文帝将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意图何在?
1个回答2022-12-11 21:15
为了便于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北魏孝文帝将鲜卑姓改为汉族姓氏的理由
1个回答2022-12-27 16:19
为了使汉族文化和鲜卑文化相融和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那些变成汉姓的鲜卑姓氏,有哪些呢?
1个回答2023-05-12 20:12
拓跋改为元姓,步孤六改为陆姓,独孤改为刘姓,贺赖改为赖姓,丘穆棱改为穆姓,贺楼改为楼姓。
北魏鲜卑106姓改为汉姓
3个回答2023-08-04 20:02
鲜卑 汉 拓跋 元 (皇族)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贺楼 楼 曾六茹 杨 步六孤 陆 贺赖 贺
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个回答2022-06-09 08:57
不多说,这是百科的。
北魏孝文帝时期进行的汉化改革中,有哪些鲜卑姓氏被改为汉姓?
4个回答2022-06-20 05:17
拓跋氏改为元 步六孤氏改为陆 丘穆陵改为穆 独孤改为刘 贺楼改为楼 曾六茹改为杨 and so on
“魏孝文帝”和“北魏孝文帝”是不是一个人?
1个回答2022-08-15 17:26
是同一人,北魏简称魏,只不过后来分裂了,三国时的魏朝没有叫孝文帝的,只有北魏孝文帝元宏
关于北魏孝文帝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9 10:37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