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元琰为人善良

2024-03-15 21:05

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惟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解释下列句中加*字的词 及长好学:( ) 母问其故:( ) * * 尝出行:( ) 自是盗者:( ) * *用“/”为下面的句子的断句向 所 以 退 畏 其 愧
1个回答
到了 原因 曾经 从此

我之所以退回来,就是怕偷菜的那个人感到羞耻
相关问答
范元琰为人善良
1个回答2024-03-13 01:25
范元琰,字伯珪,一字长玉,南朝时吴郡钱塘人。元琰年轻时非常好学,博通经史,精研佛学,但是其为人很谦逊,从没有以自己的所长而看不起别人。他待人非常恭敬,与人说话唯恐伤害了别人。即使一人在家,也象有宾客在...
全文
范元琰为人善良
1个回答2024-03-13 05:26
 原 文: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惟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
全文
范元琰为人善良
3个回答2023-11-19 00:31
及:到……的时候 故:缘故 赞同,∵范元琰不计较盗贼的德行,用善举使他们认识到自我的丑恶,心中惭愧,从而改过自新;不因人之恶而恶,此君子善人之道! 或不赞同。范元琰的这种做法有点像《悲惨世界》中的...
全文
范元琰为人善良
3个回答2023-11-23 20:24
范元琰,字伯珪,一字长玉,南朝时吴郡钱塘人。元琰年轻时非常好学,博通经史,精研佛学,但是其为人很谦逊,从没有以自己的所长而看不起别人。他待人非常恭敬,与人说话唯恐伤害了别人。即使一人在家,也象有宾客在...
全文
范元琰为人善良
1个回答2024-03-08 06:21
及:到……的时候 故:缘故 赞同,∵范元琰不计较盗贼的德行,用善举使他们认识到自我的丑恶,心中惭愧,从而改过自新;不因人之恶而恶,此君子善人之道! 或不赞同。范元琰的这种做法有点像《悲惨...
全文
范元琰为人善良
1个回答2024-03-16 01:36
范元琰,字伯珪,一字长玉,南朝时吴郡钱塘人。元琰年轻时非常好学,博通经史,精研佛学,但是其为人很谦逊,从没有以自己的所长而看不起别人。他待人非常恭敬,与人说话唯恐伤害了别人。即使一人在家,也象有...
全文
文言文 范元琰为人善良
1个回答2024-03-17 02:31
1.译 文:   范元琰,字伯珪,是南朝时吴郡钱塘人。他年轻时非常好学,博通经史,精研佛学。但是他为人很谦逊,从来不以自己的所长而看不起别人。家里贫穷,只靠种植蔬菜为生。(元琰)曾经外出,看见有人...
全文
范元琰为人善良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3-19 16:11
23.(1)急忙;(2)缘故,原因;(3)先前;(4)这,这样。 24.有人涉过水沟偷盗他家的竹笋,元琰就砍下树木做成桥来使他过沟。 25.此题答案开放,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言之成理即可。答案...
全文
范元琰为人善良的介绍
1个回答2023-11-23 20:24
范元琰(yǎn),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zhǎng)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cháng)骄人。家贫,惟以园蔬为业。尝出行一乡无复窃。
范元琰为人善良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3-17 01:19
一,1急忙 2原因 3先行 4这样 二,有人从水沟中渡水过来偷他家的竹笋。元琰于是特意伐木,在水沟上架了座桥,让偷竹笋的人不必渡水而过。三,不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做,其实是纵容了偷盗罪。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