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有那些名人?

2024-03-18 08:54

1个回答
扁鹊,原姓秦,名越人,战国时齐国渤海郡莫州(今河北任丘)人,一说为山东长清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国医学的先河。



扁鹊青年时曾替贵族管理客馆,因而结识了名医长桑君,向他学习,被人认为是起死回生的神医,其后开始往各国行医。



他首先在虢国行医,正巧遇上虢国国君的太子猝死。秦越人立刻前往并提供解决之法,他认为太子只不过是患了热气病,只要看看的下身是否温暖,听听他的耳朵是否有声响,看看他的鼻孔是否有扩张,就可以知道太子是否仍然生存。他救了虢国太子,自此他起死回生的医术就不胫而走。



他后来到了齐国,遇上了齐桓公,齐桓公认为扁鹊的赫赫有名只不过纯粹是神化夸张,于是对于他十分傲慢无礼。扁鹊一见到齐桓公,就对他说他有一个小病,只要立刻服药就可以治好,齐桓公认为他只不过在吓唬他,故此没有理会。当扁鹊第二次建议要为他治病时,齐桓公也置之不理。当第三次扁鹊见到齐桓公时,齐桓公发觉自己的身体果然像扁鹊所说一样,病徵散发出面,极为严重,他这才向扁鹊请教,可是扁鹊说由于齐桓公对于他的劝告置之不理,现在已经没能救了。过了不久,齐桓公果然死了。有了病入膏肓的成语。



后来扁鹊到了秦国,由于太医令李醯妒忌扁鹊的医术,于是设计害死了扁鹊。



相传《难经》为扁鹊所著。



管仲(?-前645年),名夷吾,字敬仲,史称管子,出生于颍上(今安徽颍上县),春秋时代的政治家,哲学家。《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记载他的生活传记,《论语》(宪问第十四)也有关于孔子对他的评论,北宋苏洵的《管仲传》也有一些分析。



年轻时家境贫困,鲍叔牙发现管仲有才能,交为好友,经常和管仲往来,管仲常占小便宜,鲍叔牙并不引以为意,反而处处为他设想,一直都善待管仲(蔚为美谈,史称「管鲍之交」)。后来,管仲辅佐齐国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其弟公子小白。



前686年,齐襄公逝世,他的侄子公孙无知篡位。



前685年春天,齐国大夫雍廪杀了公孙无知,公子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鲁国却支持其兄公子纠,因此齐国和鲁国之间发生战争,管仲射箭中了齐桓公的带钩,齐桓公没有死。齐国战胜,鲍叔牙向鲁庄公要求处决公子纠,并把管仲交给齐国。



在鲍叔牙强烈推荐下,齐桓公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甚至尊为「仲父」。管仲在齐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倡「尊王攘夷」,终于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



晏婴(?-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



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 ,子姓孔氏[1],名丘,字仲尼,鲁(今山东曲阜)人。他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自汉代起中华文化中的主流学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及朝鲜等周边国家有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不细说了



老子(前57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并认为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中国战国中期著名法家代表人物、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执政秦国19年,实行变法成绩卓著,史称商鞅变法。商鞅年少时,专研以法治国,有学识。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雄才大略,选贤任能,便到秦国去。通过宦官见到了秦孝公,商鞅畅谈变法治国之策,孝公大喜。前359年任左庶长,开始变法,后升大良造。前340年,率秦赵军败魏,因功封于商,故称商君。前338年,秦孝公崩,被诬谋反,车裂而死。



孙膑(? - 公元前316年),其本名不传,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因其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名孙膑。他是孙武的后人,生于中国战国时期的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的阳谷县阿城镇,鄄城县北一带)。战国时期曾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帮助齐国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



生平

吕不韦在赵国经商时,偶然结识秦国交给赵国的王室人质赢异人(秦始皇之父,后改名赢子楚,即秦庄襄王),认为奇货可居,决定帮助赢异人返回秦国,又将妻子赵氏送给赢异人,并连络秦国王室,将赢异人接返秦国。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赢稷毙,太子安国君赢柱(秦孝文王)继位三日后猝死,赢异人继位(即秦庄襄王),吕不韦为相国,被尊称为仲父。 三年后秦庄襄王病卒,十三岁的赢政继位,即后来秦始皇,赢政发现母亲赵氏与吕不韦有奸情,并传出赢政为吕不韦之子,将吕不韦革职发配,后吕不韦饮鸩自杀。



荆轲中国古代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燕国太子丹曾在秦国为人质,回国后欲报此仇,遂四处寻觅又能刺秦王嬴政者,得荆轲。荆轲为获得秦王信任,使因获罪嬴政而逃亡燕国的樊于期自刎,并取其首级。又得燕督亢处地图,内藏淬毒匕首以刺秦王。出发时,荆轲在易水旁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千古绝唱。陪同前去的是燕国少年勇士秦舞阳/秦武阳。至秦国后,荆轲假称要为秦王解释地图而靠近秦王,直至图穷匕现,但终究未能成功。荆轲和秦舞阳双双被杀。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生卒年尚有争论,约生于前353年~前335年,逝于前283年~前269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因当年为屈原逝世2230周年,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墨子

韩非

庄子

孟子

李冰

荀子

张仪

苏秦

李悝

邹忌

申不害

吴起

其实还有很多 像西施
相关问答
什么秋什么什么秋什么什么什么秋什么什么什么
1个回答2023-08-24 21:45
一嫌乎叶悲秋芹掘悉散槐
“秋”字成语大比拼。一( )三秋。 ( )( )秋色。明( )秋亳。 (?
1个回答2024-01-26 02:43
“秋”字成语:一日三秋,平分秋色,明察秋毫,望穿秋水 千秋大业
发生在秋天,与秋有关感人的小故事(关于亲情的最好)
1个回答2024-01-25 11:32
“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 人们眼中,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而诗...
全文
有关中秋节的诗句、古代名人在中秋节发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20:45
  据《石林诗话》记载,宋代晏元献留守南郡期间,王君玉在晏手下作签判,二人相处得十分融洽,常常以饮酒赋诗为乐。有一次,在中秋节夜晚,月色阴晦,王君玉密谴人窥伺晏元献,见晏已就寝,王君玉马上作了一...
全文
带“小秋”或“秋”的网名(急!!!!)
1个回答2023-10-27 06:21
伊人之秋 伊人知秋
秋风是什么意思 秋风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0 20:56
1、秋风,汉语词汇。拼音:qiū fēng。秋风是一个多义词,释义:秋季的风。指以各种借口向别人索取财物等。蟋蟀的别名。 2、秋季时自然形成的风,区别于春风,夏风,冬风。有多种含义,有含凄凉无依...
全文
有那些关于中秋节的电影 以中秋为主题的
1个回答2024-02-27 22:20
没有听说过这一类电影 我估计没有吧 顶多电影里涉及到嫦娥之类的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中秋节叫八月十五
1个回答2022-12-12 13:25
。。。。。。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