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为五斗米折腰事例

2024-03-19 13:14

现代为五斗米折腰事例... 现代为五斗米折腰事例 展开
1个回答
在初中的政治书里88年生的人用的那版里 在一家韩国人开的公司里 一天中午一个员工不小心趴在写字台上睡着了
老板看到后大怒勒令公司里所有(忘了是不是所有中国员工了)员工下跪否则离开公司 员工们虽然感觉很屈辱但为了工作一个个还是跪下了 但有一个人例外
他当时说的什么话忘记了 但大意是不会为了工作丧失尊严 然后直接离开了公司
这个人很有骨气毕竟那几年中国的拜金主义相当浓在那样的环境中保持尊严尤其是在一个相当优渥的工作面前保持住尊严骨气是很不容易的

南宋文天祥抗元失败,拒绝高官厚禄,受尽折磨,慷慨牺牲。
古代穷人,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努对敌人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
屈原为报国爱民,即使沉江自溺也在所不辞。
陶渊明清贫如洗,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顾炎武饱经忧虑,坚持抗清。
郑成功历尽艰险,收复台湾,大振台湾,大振国威。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恶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
相关问答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6 06:39
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出自《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释义: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整句话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
全文
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5 05:06
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陶渊明...
全文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2:47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我国晋代诗人陶渊明任彭泽县县令时,有一名粗俗傲慢的督邮到彭泽县督查,此人一到彭泽县就差人叫陶渊明去见他,陶渊明一身素服便要动身,却被县吏拦住建议换上官服,...
全文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7 23:40
公元405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到任八十一天时,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乎空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
全文
五斗米折腰故事?
1个回答2024-02-17 06:48
公元405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到任八十一天时,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
全文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9 20:16
不为五斗米折腰在公元406年,大诗人陶潜当时四十一岁,在彭泽县当知县,每个月领着大概五斗米的官俸。有一天的下午,陶潜上完班,办完公事后,刚换上平时穿的便衣,坐在那里翻看着曾经的诗作。突然,有一位小...
全文
不为三斗米折腰的人物?
1个回答2024-03-22 06:29
这是陶渊明的一个典故,出自《晋书*陶潜传》 五斗米是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
为五斗米折腰是成语?
1个回答2024-01-25 09:33
为五斗米折腰 【读音】: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解释】: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 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行礼。比喻没有骨气。【出处】...
全文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15:34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我国晋代诗人陶渊明任彭泽县县令时,有一名粗俗傲慢的督邮到彭泽县督查,此人一到彭泽县就差人叫陶渊明去见他,陶渊明一身素服便要动身,却被县吏拦住建议换上官服,...
全文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2-26 17:23
公元405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到任八十一天时,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