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寺镇的沿革

2024-03-19 13:35

1个回答

镇以驻地“红岩寺”省去“寺”字而命名。红岩寺,原以狮子包下自然实体得名“横岩子”。民国期间,仙嫦寺在狮子包复修后,更名红岩寺饥燃袜至今。1929年属礼字区。1935年为县单设11个集镇之一;1936年为二区1个联保;1941年为县直辖段慎乡;1943年为花坪区红岩乡(1947年撤销花坪区)。1951年为红石区红岩乡。1955年末撤红石区后,为三里区红岩乡。1958年为三里公社红岩管理区。1975年9月撤区并社,成立红岩公社。1984年7月改为县辖镇。1987年底,将三里区的凉水、落水2乡划归红岩寺镇管辖(建政文[1987]3号)。
1996年,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1.9万人,辖红岩寺、蒿坝坪、里三坦、涂家坪、大面坡、秋桂、金墩、老板场、凌家沟、桃园、凉水埠、崔家坡、刘家坪烂激、黄木垭14个行政村和红岩寺居委会。2001年撤销3个管理区。2004年,镇政府驻红岩寺,人口19362人,面积86平方千米,辖红岩寺1个居委会和崔家坡、刘家坪、黄木垭、桃园林、秋桂树、金子墩、老板场、凌家沟、红岩、蒿坝坪、大面坡、涂坪、里三坦、凉水埠14个行政村。
【20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4228****2:~001 121红岩寺社区 ~002 122桃园社区 ~200 122红岩村 ~201 122蒿坝村 ~202 220涂坪村 ~203 220大面坡村 ~204 220里三坦村 ~205 122秋桂村 ~206 220金子墩村 ~207 220老板场村 ~208 220凌家沟村 ~209 220凉水埠村 ~210 220崔家坡村 ~211 220黄木垭村 ~212 220刘家坪村

相关问答
岩寺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13 05:59
岩寺,古称岩寺镇,1987年成立大黄山市以前一直隶属徽州歙县管辖,现为徽州黄山市徽州区所在地。从岩寺近郊桐子山新石器文化遗址可以证明,早在4500年前,岩寺一带就有古人居住。据乾隆刻本《岩镇志草》...
全文
白马寺镇的沿革
1个回答2024-05-18 09:42
以境内白马寺命名。1949年属江陵县第五区,1952年属郝穴区,1957年属熊河区,1958年属熊河公社,1975年置白马寺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镇。1996年,面积148平方千米,人...
全文
石岩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5 08:59
石岩镇驻地,原名“都木赫”,满语,意为“渡口”。 东北沦陷后,1934年修筑牡图铁路设站时,因站址多石,故名“石头站”。后为纪念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杨石岩(原名杨思严)烈士,将石头站改称石岩村。 19...
全文
寺门村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1 05:29
1953年建寺门村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 1997年,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辖寺门村、董留寺阁、后大凝屯、前大凝屯、宋八屯、卧庄、李留寺阁、杜留寺阁、北留寺阁、白佛堂、...
全文
宝山镇的沿革
1个回答2024-01-19 11:55
在镇政府驻地1千米处,屹立着一座独立陡峭的圆形小山,它的两侧各有一个条形的山梁,匍伏环升旅抱,形似二龙抱宝,故名。民国时先后为安定区、东北区、四区,民国29年(1940)废区吵侍凳扩乡为宝山乡。1...
全文
高家镇的沿革
1个回答2024-02-27 06:03
1950年设高家乡,后改公社,1984年复设乡,1986年建镇。
王集镇的沿革
1个回答2024-03-31 20:50
1949年属岚山区王集乡,1953年更名王集区,1957年建王集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建镇。1996年,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3.6万人,辖大吴、吴庙、吴马、卜马、鲁东、东...
全文
高里镇的沿革
1个回答2024-05-01 18:25
该镇1945年前属潍县第四、五区。1945年,建潍北县高里区。1951年属潍北县第七区。1953年属潍县十五区,1957年属高里镇。1958年成立高里公社。1984年5月改称高里镇。高里镇是闻名遐尔...
全文
龙岩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15 05:10
晋太康三年(282)置新罗县,属晋安郡。唐开元二十四年(736)置汀州,领原新罗地区分置的长汀、黄连、什罗3县。天宝元年(742)汀州改为临汀郡,什罗(新罗)县改名龙岩县,黄连县改名宁化县,乾元元年...
全文
长安镇的长安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08 14:37
长安镇区域是满族的故乡之一。境内的城子山山城古遗址证明,早在1200年以前,满族的前身女真人就在这里劳动生息。清初,此地为禁垦围场,光绪初年建屯,属南岗招垦局志仁社,1913年属延吉县志仁乡苇兰屯,...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