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里镇的历史沿革

2024-04-03 05:01

1个回答

镇因政府地寨里村而得名。据出土《重建金堂禅寺之记》石碑记载,元朝初年,镇国将军都元帅刘禹东征时,曾在此安营扎寨,由此得名刘元帅寨、旧寨;明朝称旧寨保,清末称旧寨镇,民国时期改称寨里。清末属西乡旧寨保、王许保、大下保。民国初年属第八区、第九区。1941年春属莱芜(北)县寨里区、水北区。1945年10月两区合并称水北区。1951年3月改称第十四区。1951年5月第十五区所辖的7个乡划入,1953年7个乡归回第十五区。1955年改称水北区。1958年3月分设为水北乡、寨里乡。同年10月合并设立寨里公社。1960年4月,原羊里公社的羊里、王石2个管区划入;1964年5月,两个管区归回羊里公社。此时,寨里公社辖寨里、大下、太平、水北、公王5个管理区。1984年4月,改称寨里办事处,辖公王、水北、太平4乡和寨里镇,48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1985年10月改称寨里镇,辖48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1997年,面积69.73平方千米,人口58164人,辖4个管理区,寨里东、寨里西、寨里南、前枯河、后枯河、贾庄、公家庄、郗渔池、大鱼池、东渔池、戴渔池、公王庄、前裴王、后裴王、北峪、金井、方家庄、张家埠、宋家埠、孔家埠、薛家埠、北庵、和平、唐王许、周王许、韩王许、边王许、魏王许、苏家坡、小下、宜山、吴家洼、燕家汶、王家洼、周家洼、郝家沟、太平街、赵官庄、涝坡、刘大下、王大下、曹大下、陈大下、水北东街、水北西街、卞官庄、王围子、大高庄48个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2002年,面积69.73平方千米,人口57776人,辖4个管理区,48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 。

相关问答
朱寨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3 04:43
古迹有商代文化遗址,曾出土龙虎尊等青铜器。1958年设朱寨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建镇。
羊寨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11 10:38
古镇羊寨,历史悠久,富庶文明,地处四县十乡交界,是“沿黄”一带的农副产品重要集散地,古有“出不尽西北,卖不尽东南”之说,鼎盛时有“钱山”之美称。由于1950年国家开挖苏北灌溉总渠,隔断了羊寨的水陆...
全文
涂寨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23 06:03
涂寨清代曾屯军设防,故称涂寨。。这里宋代置惠安县时隶属崇武镇、崇善乡,元朝分属文质乡、行满乡、祥符里,守节里25、28、29、34都得普光铺、崧林铺、仙溪铺、蔡宅铺。国民党统治年间设涂寨镇辖15个...
全文
朱寨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1-03 05:32
古迹有商代文化遗址,曾出土龙虎尊等青铜器。1958年设朱寨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建镇。
平寨乡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23 09:56
原属砚山县,1958年划归丘北县,1970年建平寨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1997年,面积382.87平方千米,人口3万,辖平寨、板江、木柏、小罗白、布凹、蚌常、马龙、的米8个行政村。...
全文
古寨村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02 22:24
古寨村地处岭南丘陵地带,在明朝之前,古寨村一片原始,山清水秀,为避于战火,就开始有百姓迁徙至古寨村居住,到了明朝中旬后,村里不断有多姓氏迁入,村里姓氏多达十八个。而隔壁龙潭村就有十八个乡,就有俗语...
全文
长安镇的长安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08 14:37
长安镇区域是满族的故乡之一。境内的城子山山城古遗址证明,早在1200年以前,满族的前身女真人就在这里劳动生息。清初,此地为禁垦围场,光绪初年建屯,属南岗招垦局志仁社,1913年属延吉县志仁乡苇兰屯,...
全文
新安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1-22 09:10
历史可追溯1100多年。据明《马湖府志》记载:唐僖宗乾符2年(公元875年),西川节度史高骈筑城于此,号平夷军。 宋代即称平夷村。 元代在此设平槐戚芹夷长官司。 明代仍为长官司,并设平夷里。 清代改...
全文
大王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04 04:42
大王镇是一个商贸重镇。明弘治十一年(公元 1498 年)于此古要道设店铺,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即成为商贸集散地,号称大王镇至今已有 500 多年历史。历史上著名的兆伦钟官城遗址,为汉代铸...
全文
金城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26 12:20
明洪武年间江夏侯周德兴戍海疆,建筑金门城以御倭寇。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总兵陈龙移驻后浦,金门军政、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包括金门镇总兵署、浯江书院纷纷设立,地方官员及乡绅亦捐资修筑海堤、城隍庙、...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