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王羲之

2024-04-17 13:24

1个回答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在我国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与参考价值。那么,人们是如何评价王羲之的呢?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对王羲之的评价,希望能帮到你。

  名人是怎么评论王羲之

  萧衍云:“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

  瘐翼:“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梁武帝:“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唐太宗:“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虞龢:“羲之书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存。’又云:‘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张草犹当雁行。

  孙过庭:“且元常(钟繇)专工于隶书,伯英(张芝)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

  米芾:“谢安慰问帖,字清古,在二王之上,宜乎批评子敬帖尾也。“

  王羲之书法总体评价

  王羲之被誉为“书圣”,无论是否懂得书法都知道王羲之这位独特的书法家。在浩瀚书法海洋中,王羲之已经被众多书法立为了一座灯塔,被历代书法立为楷模,并且用王羲之的标准来衡量历代的书法名家。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

  有评论说:“中国书史上虽推崇王羲之为“书圣”,但并不把他看作一尊凝固的圣像,而只是看作中华文化中书艺创造的“尽善尽美”的象征。事物永远是发展的、前进的,王羲之在他那一时代到达“尽善尽美”的顶峰,这一“圣像”必将召唤后来者在各自的时代去登攀新的书艺顶峰。”这里虽然打破了王羲之崇拜,但是仍然没能打破人们认识王羲之的格局。为什么王羲之的书法是最好的?为什么王羲之的被认为是完美无瑕的?

  王羲之的书圣地位有两个比较大的因素:

  第一,唐太宗的推动作用。唐太宗十分推崇王羲之的书法,以至于召集天下、宫廷中的书家临摹《兰亭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王羲之的书法地位有推动作用。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唐太宗的书法造诣不浅,他应该能够判断出王羲之的书法水平。唐太宗只是一个外因,主要的原因还是王羲之自己。

  第二,王羲之的书法功底。历代的书法家已经把王羲之尊为“书圣”,因此评价王羲之的书法也就没有缺点可寻。因为定论认为王羲之是完美的,王羲之是绝对的,王羲之是不可超越的。历代的书法家,包括后来的欧颜柳赵、苏黄米蔡、翁刘成铁等等众多书法几乎都与王羲之的书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我想原因主要是中国封建时期的正统思想与中庸思想:

  王羲之的书法被尊为书法的正统,王羲之之法也被书法届尊为正统之法,任何违背王羲之的法则都是被成为叛逆的。但是违背王羲之的法则是不是都是坏的呢?有人说王羲之的法则到现在还有人在用,但是那些违背王羲之的法则都已经不存在了。想想看,这种一出来就被唾弃的法则能够流传下来吗?当王羲之的书法被尊为正统之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等一批书家都不同程度受到了王羲之的影响。我们都知道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的字体相当一段时间以欧体为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欧阳询,也间接发展了王羲之。当欧阳询被尊为欧体的楷模,后来的欧体书法者也就以欧阳询为标准,因此也就永远无法超越欧阳询。而被欧阳询所临摹的王羲之,也就成为了更是高不可攀的巅峰。

  王羲之的书法在书家看来是“大家无特色,大家无风格”,而且王羲之是“中庸之美”。这种标准被看作是书法的终极状态,这种思想很明显是受到了儒家学说的限制。当我们把王羲之等同于儒家思想的精华之后,我们就会发现王羲之已经成为了一个儒家思想在书法界的孔子,是不可动摇的圣人。而后的无论是多么伟大的书法家拿王羲之的标准来衡量当然也就无可比拟。怀素、张旭、王铎比起王羲之过于豪放,欧阳询比起王羲之过于呆滞等等之类的评论诞生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儒家思想统治的中国封建社会,只要儒家思想不动摇,王羲之就基本不会动摇。而当代则不同,儒家思想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了。因此开始有众多书法家开始批评和反思王羲之。是不是我们的书法必须中庸?必须不左不右?

  如果说王羲之是一座不可攀越的高峰,那么随后的唐代书法不如晋代,宋朝不如唐朝,元朝不如宋朝,明朝不如元朝,清朝不如明朝,民国不如清朝,当代不如民国。抛开王羲之的禁忌不讲,我们的书法家不应该反思吗?

  拙见!以备书法水平提高之后再来审视自己的见解。看看将来是否能够有新的见解。

  王羲之是怎么自我评价的

  吾书比之钟、张当盛行,或谓过之;张草尤当雁行。张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尽墨;若吾耽之,未必谢之。后达解者知其评之不虚。吾尽心精作亦久,寻诸旧书,惟钟、张故绝伦,其余为小佳,不足在意。去二贤,仆书次之。须使书意转深,点画之间有意。自有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平南、李式论君不谢。《自论书》的有关内容,南朝刘宋时虞龢的《论书表》有过表述;《晋书·王羲之传》也有载录;唐代孙过庭《书谱》曾复引,它们虽有字句上小的差异,但大意则相一致。

  王羲之将自己的书法艺术放在中国书法史这个层次上衡量,他认为"惟钟张故为绝伦,其余为是小佳,不足在意。"而他自己的书法与钟繇、张芝则不相上下,呈并行之势,或者有些地方超过他们,与张芝的草书相比,其水平尤其接近。王羲之对自己书法艺术的评价是中肯而客观的,并没有言过其实,也没有谦谦君子之态,充满了一代大师的自信。王羲之学习钟繇、张芝是花过一番苦功的,钟繇的《宣示表》曾得到王氏家族的高度重视,家族中很多人都临习过,唯有王羲之的书法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王羲之曾说他"真书胜钟,草故减张",其实王羲之的草书天然纯真,气韵生动,公认胜张,如今从《十七帖》等草书可以看出。王羲之承认张芝的"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功夫,但王羲之晚年的功力并不比张芝逊色。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与同时代的大家相比,"平南、李式论君不谢"。平南即王平南,王羲之的伯父王廙;李式是卫夫人的侄儿,他们都是名噪一时的大书法家。王羲之显然是超过他们的,在这里则云"论君不谢"。

相关问答
如何评价王羲之
1个回答2024-04-09 20:12
一般来说,王羲之被公认为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行书书法家。他写的《兰亭集序》被视作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书法作品之一。09年亚洲周刊的调查显示,在当前现存的和未被发觉的书法作品中《兰亭集序》以2.66亿美元...
全文
古人对王羲之的评价
1个回答2024-05-10 15:25
  王羲之在我国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他的书法对我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那么,在我国历史上对王羲之是如何评价的呢?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对王羲之的历史评价,希望能帮到你。   评价王羲之历史地位 ...
全文
对王羲之评价
1个回答2024-03-11 12:47
一般来说,王羲之被公认为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行书书法家。他写的《兰亭集序》被视作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书法作品之一。09年亚洲周刊的调查显示,在当前现存的和未被发觉的书法作品中《兰亭集序》以2.66亿美元的...
全文
人们对王羲之的评价
1个回答2024-04-24 19:00
人们对王羲之的评价: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
全文
人们对王羲之的评价
1个回答2024-05-03 15:22
人们对王羲之的评价: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迟正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
全文
对王羲之评价
3个回答2022-08-06 04:38
勤奋 传说 他涮毛笔的水池子都能当墨汁用。 章法为古今第一 字体矫若惊龙 喜欢鹅 品行高洁 东床快婿的典故也由他而来 做文人能文武双全 看淡金钱名利 多难得啊
你怎么评价吴卓羲?
4个回答2022-11-20 23:13
我觉得吴卓羲是一个有演技有颜值的演员,努力塑造每一个角色。
后人对王羲之书法是如何评价的
1个回答2022-08-17 19:06
王羲之是后人公认的书圣。
名人是怎么评论王羲之的
1个回答2024-04-27 08:42
萧衍云:“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 瘐翼:“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梁武帝:“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
全文
书法家王羲之作品评价
2个回答2022-08-18 08:46
兰亭序 兰亭临帖 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椎 心细如你,脚不碎 忙不逸 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真迹绝 真心能给谁 牧笛横吹 黄酒小菜有几碟 夕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