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事例可以说明: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2024-05-02 08:56

1个回答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在洛阳市凯旋路一家文具商店内,记者见到了这种“作弊笔”。老板还把“作弊笔,仕途必备”这一宣传语写在了柜台上。



尽管“作弊笔”的新闻以前出现过多次,此次新闻媒体用的依然是“‘惊现洛阳”的说法,一个“惊”字,仍旧让我们感受了小小“作弊笔”带来的“冲击波”。“作弊笔”果真猛如虎么?我想,“作弊笔”的出现绝非偶然,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看待“作弊笔”问题更重要的以其为镜,“照”出其出现的原因与背后的反思。



“作弊笔”的出现是完全符合经济规律的,也“照”出了国家在某些方面的制度缺位。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说,有需求才有市场,不存在只有需求没哟市场的经济行为,二者不可能以“断层”的形态存在。而且“作弊笔”属于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功用具有了特殊属性,这也决定了它商品性质的“差别化”,价格弹性与日常生活用品相异,必然导致卖者的“奇货可居”而大发横财。而对于这种类型的笔,国家还没有出台禁止其销售的法律法规,既然“上”无明文规定,势必造成“下”的执行困境,工商部门无权限制销售的制度“空缺”也相应出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弊笔”的出现好似强针剂,有风险也有刺激,更是很好地为作弊者提供了“革命武器”。网络上曾有人戏言作弊的“好处”,让人反思。“作弊,还可锻炼作弊者的多方面能力。其一、表演能力,虽心虚害怕仍要表演得诚实自然,胸有成竹。其二、反应能力,作弊者要反应敏捷,此无须多说。其三、锻炼视力,作弊者要目不斜视而眼观六路,此诚不易,而要准确判断监考老师的位置,以及行进速度和方向则更难矣!作弊既可以锻炼心理素质,又有利于身体健康,与闷头背上两三钟头而后完全忘光之流相比,岂不远胜之哉?”



市场上又见“作弊笔”,“照”出了我国现行教学模式的陈旧以及现行考试制度的尴尬。我国目前的考试更多停留在主要考查知识的识记层面,而考查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则相对欠缺。在美国,学校开卷考试早是“家常便饭”,开卷并不等于可以简单地抄笔记或抄书,还必须有自己的创新发现。如生物课的开卷考试,学生为了说明某种动物或植物的生长过程,还得自己花一番功夫去实地观察、记录、分析数据、提出对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等建议。考试成绩占期评成绩的另外百分之二十五。重视能力的培养与开发才是重中之重。倘若考核的标准以能力而不是唯分数论,死记硬背又有何用?因材施教和个性的培养才是主流。



“作弊笔”的出现,“照”出了考生与商贩诚信的缺失,但重要的是“照”出了考生“作弊成本收益分析”背后的原因。考试作弊实际上不仅仅是一种校园行为,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行为,其出现与“假货、伪劣产品充斥着整个商品市场”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我们把批判的靶子总放在“考试作弊其实反映的是考生和商贩诚信的缺失”来打。



然而,“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学生的法宝”一直让许多考生沦为了“分数的囚徒”。考试成绩,特别是分数的高低承载了太多考生无数的汗水与希望。奖学金的评定,各类单项奖的评定,优秀毕业生的评选,学位的授予,无不牵涉到学习的成绩,甚至大学生追求入党学习成绩也是重要的参考条件。这也是他们“铤而走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每个考生都在潜意识中做了“成本收益分析”,只有当他们认为的“收益”(得到好成绩,得到奖励等)大于他们付出的“成本”(被抓的风险,可能被处分的危机)时候,他们才会“奋不顾身”。



也许“作弊笔”的出现并不是坏事,它真的可以“照”出许多我们没有看到、没有改善或者仍在“沿袭”着的种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点滴。加强诚信教育,以能力唯才,建立“诚信档案”对考生进行引导是摆在每个教育者面前沉重的话题,而从法律上对钻“作弊市场”空子的商贩进行约束和监管更是保证考试制度走向健康的重要保障。
相关问答
生活中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例子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18 11:41
唐太宗在高吟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见兴替."正是这学习接纳,勇于借鉴的精神才得以让大唐闻名中外古今……正当世人用赞誉和敬仰的光环将他们环绕时,依然光亮的是古人们善于...
全文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15 11:19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极为思念,感慨的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 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关于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3-13 05:58
在一次考试中,别人平常勤学好问,取得了高分,而自己平时没有注意,没有考好,所以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取得了好成绩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3-05 17:58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极为思念,感慨的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 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
以人为镜可知得失的生活中事例
1个回答2024-02-23 01:00
如: 魏征曾请假上坟,回来对皇上说:“人们说您打算到南山,出外的行装都已准备完毕,竟没有出发,是什么缘故呢?”皇上笑着说:“当初实有这个意思,就是怕你嗔怪,所以中止了。”
生活中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21 00:09
一个夏天的夜晚,我到黄沙岭,走在林间的小路上,一轮金色的圆月镶嵌在湛蓝的天空,把月光洒向大地,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轻纱。 在树上栖息的鸟儿,受到月光的照射,扑闪着翅膀飞向远方,树叶拍打着小手,发出...
全文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3-14 02:20
唐太宗在高吟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见兴替."正是这学习接纳,勇于借鉴的精神才得以让大唐闻名中外古今……正当世人用赞誉和敬仰的光环将他们环绕时,依然光亮的是古人们善于...
全文
如何评价杨绛的《镜中人》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反例?
1个回答2024-03-28 03:05
唐太宗说的,共三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意思是对着镜子可以整理服饰穿戴;中间那句是参照历史可以总结出事物兴衰更替的规律,因为我们现在的很多事其实之前都...
全文
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事例?
1个回答2023-12-10 01:03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唐太宗)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 魏徵》 :...
全文
以镜子为话题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23 11:45
你曾经有没有把某人的说说全部看完、却从不评论。 你有没有经历过,听着自己喜欢的人,说他喜欢的人。 我要进你空间多少次,才能换来最近访客有你名字。 有时候,真希望像电脑一样,累了、就格式化一下。 如果可...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