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巷镇的历史文化

2024-05-05 19:38

1个回答

吕巷历史悠久。境内多古树。现尚存银杏树17株。15株为市、区两级保护文物,树龄最大的一株达863年;荡田村20组有一株树龄约300年的古柜树,列为市级保护文物;吕巷小学内有两株桂花树,树高约8米,树龄约130年,被列为区级保护文物。
境内有建于宋代的单孔拱形石桥寿带桥,俗称油车桥,位于吕巷集镇西市,横卧在吕巷塘上,全长22.75米,桥孔跨度为7.5米,桥面宽3.2米,桥栏上有石狮子8只,石墩4个;集镇东市三星港上有单孔石拱桥玉秀桥,俗称观音桥,全长14.75米,桥面宽2.35米,桥孔跨度7.35米,此桥建于宋代。以上两座桥均为区级保护文物。还有龙跃村四组的绿荷潭桥,为三孔石质平桥,建于1932年。
干巷小白龙舞,名闻名遐迩。相传清宣统三年(1911年),网船埭(吕巷镇和平村)村民俞才林、俞明祥等20余人组织起舞龙队,自制小白龙,龙身分13节,每节长1.2米,每节里可装上蜡烛,龙头约重20公斤,装有龙须、龙角及大小绒球300多个,串有珠子上万颗,舞动时珠光宝气,龙头两边挂有响铃,龙背上有红、黑、蓝三色嵌条。每逢迎神赛会,总要舞灯,重大节日或大型庙会,全区群龙聚会,干巷小白龙因装饰漂亮,舞技高超,公认为“龙首”。1979年后,小白龙舞重又活跃起来,组织队伍,制作小白龙,逢年过节,为群众表演。
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故事、歌谣、诗歌,文化名人为吕巷人民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

相关问答
马巷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12 05:47
马巷,别名舫山,宋朝、元朝及明朝均属民安里,称马家巷、马厝巷。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划民安、翔风两里及同禾里的五、六、七都设散厅,称马巷厅,隶属于泉州府。 光绪年间,万友正曾经为“马巷厅”...
全文
马巷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02 23:50
马巷,别名舫山,宋朝、元朝及明朝均属民安里,称马家巷、马厝巷。
吕四港镇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5-07 08:51
彭大翼(1552年---1643年),明代著名学者,吕四人。字云举,号一鹤先生。明代嘉靖年间担任梧州通判。晚年辞官返回故里。著有大型类书《山堂肆考》240卷。清代乾隆年间,该著作被收录于《四库全书...
全文
周巷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18 19:45
元至正元蔽孙年(1341年),地域内形成“周巷”集市。 元、明、清时分属孝义乡、云柯乡,隶属余姚县。 清宣统元年(1909年),分属义三乡、义四乡、义五乡、云城乡和云和乡。 民国十九年(缺行193...
全文
阁巷镇的历史渊源
1个回答2024-03-11 23:55
阁巷菜市场位于阁一村。境内柏树村西的高宅腕(已废为稻田)是元、明之际著名戏曲家、南戏鼻祖《琵琶记》作者高则诚的故居。现柏树村仍留高郎桥和集善院等与高则诚有关的遗迹。80年代新建高则诚纪念堂,为市爱...
全文
吕巷 水果公园 在哪里
1个回答2022-12-18 09:05
金石北路3889
马巷镇名字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5-11 06:40
马巷镇是“闽南四大古镇”之一,数百年的商业重镇,自古以来就有以“车轮滚滚,纸字千万捆”形容马巷“无商不富”的说法。但改革开放以来,同水头、安海、灌口其他三镇相比,发展一直处于弱势 马巷已有千年...
全文
塘口镇去金山区吕巷怎么坐车?
1个回答2022-08-23 08:54
3小时19分钟莲浜专线 → 虹桥枢纽7路 → 朱石专线 → 莲廊专线 叶新公路松金公路上车 | 步行3.09公里 | 41.27公里 塘口 步行2578米,到达叶新公路松金公路 详情 莲浜专线(新浜...
全文
沈巷镇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5-06 14:29
沈巷镇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东临长江,毗邻天门山,南与芜湖市区一桥相连,坐落芜湖长江大桥北桥头堡,地处一区三县交界处,即鸠江区、无为县、和县、含山县。全镇辖17个村委会,6个社区居委会,镇域面...
全文
柳巷镇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4-08 03:32
柳巷镇位于明光市北部、淮河南岸,与江苏隔河相望,和五河、泗洪、盱眙三县毗邻。面积近55平方公里。全镇下辖8个行政村,分别为:丁坝、陶桥、淮宁、浮山、义集、桃溪、里涧、柳巷,面积分别为(公顷):55...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