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坝镇的沿革

2024-05-09 07:34

1个回答

镇因驻地而得名。相传明朝时一崔姓人氏举家来此,后来逐渐强盛,遂将原地名秦家坝改名为崔家坝。1949年11月属鸦鹊区。1952年改鸦鹊区为第八区。1958年改为鸦鹊公社。1961年改为鸦鹊区,下辖11个公社。1975年8月撤区并社,改为鸦鹊公社。1981年9月更名为崔家坝公社。1984年6月改为鸦鹊区和崔家坝镇。1985年10月,鸦鹊区并入崔家坝镇。
1996年,面积225.5平方千米,人口4.1万人,辖芭蕉园、铺子房、张家台子、洋伞坪、大地龙、鸦鹊水、滚龙坝、尖龙坪、白果、焦桩、九步梯、严家坪、堪家垭、施家梁子、向家湾、卖铧沟、龙潭坪、茅田坪、五垭坪、杨叉水、尖山、车河、马田、斑竹园、云台观、贺家村、新埫坪、社埫、腰牌、刘家河、分水岭、水田坝、马家坡、公龙坝、田竹园、獐虎山、沙子岭、洞门、马跑山、水窝埫、香炉坝、中村、光田、三堰坝、崔家坝、桅子岭、前山坡47个行政村和崔家坝1个居委会。
2004年,镇政府驻中街,人口39994人,面积229平方千米,辖崔坝1个居委会和南里渡、铺子房、鸦鹊水、茅田坪、斑竹园、崔坝、水淌、香炉坝、大地龙、公龙坝、水田坝、刘家河12个行政村。
【20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4228****1:~001 121崔坝居委会 ~200 122香炉坝村 ~201 122水窝淌村 ~202 122斑竹园村 ~203 122鸦鹊水村 ~204 220大地龙村 ~205 220公龙坝村 ~206 122水田坝村 ~207 220南里渡村 ~208 220铺子房村 ~209 220茅田坪村 ~210 122刘家河村

相关问答
马坝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7 11:19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马坝镇。帆饥盯马坝镇,以镇东涧边的马家坝命名,1985年11月撤乡建镇。2000年由原马坝、高桥和东阳3个乡镇合并而成。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之际就在马坝境内东...
全文
长坝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01 00:02
长坝镇古名“中祠”,解放前是鹤龄乡政府驻地,辖10个堡,80个甲。因地处一沟两梁四面林坡间的一平坝上,故得“长林坝”之名,后改为长坝。1992年撤区并乡后,由原水塘、坡顶、长坝三个乡合并为现在的长坝...
全文
龙源坝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7 00:57
解放前夕,龙源坝乡属全南县第三区,解放初属全南第二区。1956年设龙源坝区,辖龙源坝、竹山、陂头、黄沙等乡,1958年成立龙源坝公社,并划入国营八一垦殖场第三分场,1960年又分出龙源坝公社,公社驻...
全文
石坝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28 02:20
清乾隆初己置石坝场,后曾更名德胜场。民国18年置石坝镇,民国 30年撤镇建乡。解放后仍沿袭旧制建乡。1958年改为石坝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为石坝乡。1995年划归北碚区管辖。2000年5月经重...
全文
牟家坝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6 01:13
1958年为牟家坝等管理区,1961年成立牟家坝、高家岭等公社,1984年改牟家坝镇和高家岭等乡。1996年,八沟乡并入牟家坝镇,面积56.5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辖神山沟、柳沟、王家谈禅指沟...
全文
煤炭坝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27 16:21
汉属长沙国地。 晋属新康县。 唐始属宁乡县。 建国后属宁乡县回龙铺区。 1983年7月,随宁乡县划归长沙市管辖。 1995年撤区并乡,由原煤炭坝镇、煤炭坝乡、贺石桥乡合并而成。
宝山镇的沿革
1个回答2024-01-19 11:55
在镇政府驻地1千米处,屹立着一座独立陡峭的圆形小山,它的两侧各有一个条形的山梁,匍伏环升旅抱,形似二龙抱宝,故名。民国时先后为安定区、东北区、四区,民国29年(1940)废区吵侍凳扩乡为宝山乡。1...
全文
高家镇的沿革
1个回答2024-02-27 06:03
1950年设高家乡,后改公社,1984年复设乡,1986年建镇。
王集镇的沿革
1个回答2024-03-31 20:50
1949年属岚山区王集乡,1953年更名王集区,1957年建王集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建镇。1996年,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3.6万人,辖大吴、吴庙、吴马、卜马、鲁东、东...
全文
高里镇的沿革
1个回答2024-05-01 18:25
该镇1945年前属潍县第四、五区。1945年,建潍北县高里区。1951年属潍北县第七区。1953年属潍县十五区,1957年属高里镇。1958年成立高里公社。1984年5月改称高里镇。高里镇是闻名遐尔...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