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划分节奏

2022-08-27 20:39

4个回答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相关问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节奏划分
1个回答2022-08-27 01:5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节奏划分
1个回答2022-08-29 13:0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
全文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是不是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2-09 13:16
是八字成语。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拼 音】:dé dào duō zhù; shī dào guǎ zhù     【解 释】:道:指道义;正义;寡:少.指坚持正义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
全文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道理
1个回答2024-03-01 21:29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这篇古文说的道理是: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   分析: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
全文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哪部书?
1个回答2022-12-05 16:28
出自《孟子》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道理
1个回答2024-03-10 08:50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这篇古文说的道理是: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   分析: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
全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道和人和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6-08 11:37
“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他参考不管什么时...
全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1-29 18:22
1、商汤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汤得道多助。商朝的汤讨伐夏朝的桀,夏朝的桀没有道义,没人帮助她,商朝的汤有道义,有很多人帮助他。 2、周武王姬发伐商纣,商纣王失道寡助。周武王姬发讨伐商朝的纣时,...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