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2022-09-18 01:55

3个回答
  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下里巴人,雅俗共赏
这要干什么?
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誉你啊?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国中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宋玉的结论是,“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阳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
相关问答
阳春白雪,和者必寡的意思是什么
2个回答2022-10-17 19:40
高大上的人少,清高之后脱离了群众。
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22 10:32
阳春白雪:现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曲高和寡:比喻言行卓越不凡则知音难得,或作品艰深高妙则知者甚少。他们意思相似,只是典故不同
“曲高和寡的才是阳春白雪”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10-05 06:20
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少的 欣赏的人少的 才是高雅高深的作品
曲高和寡 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9-17 14:51
调子唱的高了,自然就没有人来响应。阳春白雪是对高雅事物的行顷统皮陆称。下里巴人是对名俗的,底层人们文档握陆化的称谓
阳春白雪合者盖寡。是什么意思,下句是什么?
2个回答2022-10-27 11:39
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意思是:能跟着唱阳春白雪的,本来就少,名声很大的人,却没有与名声相匹配的才能.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曲高和寡与阳春白雪的典故
1个回答2023-11-18 14:04
阳春白雪相传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本文...
全文
曲高和寡、阳春白雪、不同凡响、别具一格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2-09 01:58
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
全文
曲高和寡,阳春白雪,笔走龙蛇,不同凡响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1-31 08:58
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全文
大声不如于俚耳。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分别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9-20 07:37
大声不入于俚耳:原指高雅的音乐,一般人不能欣赏。后多用于深奥的作品,不为多数人所欢迎。语出《庄子·天地》:“大声不入于里耳,折杨皇华则嗑然而笑。”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
全文
成语 阳春白雪
1个回答2024-01-26 13:53
阳春白雪 [yáng chūn bái xuě] 生词本 基本释义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 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春》、《白雪》;...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