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众人阔略,寡所意识,见贤圣之名物,则谓之神。(王充《论衡》)

2022-09-20 07:45

2个回答
众人考虑问题很粗疏,很少去注意自己的见解,见到圣贤的名称或物品,就推崇为神。
大家都讲谋略,却很少去注意自己的意识,看到圣贤的人,就推崇他为神
相关问答
王充的《论衡》主要论述了那些文学方面的理论?
1个回答2024-02-09 02:59
(1)关于文学的社会作用问题。 (2)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 (3)关于文学作品的继承和创新的问题。 (4)关于作家的品德修养问题。 (5)关于文学作品的语言问题。
王充的《论衡》主要论述了哪些文学方面的理论?
1个回答2024-03-01 23:56
(1)关于文学的社会作用问题。 (2)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 (3)关于文学作品的继承和创新的问题。 (4)关于作家的品德修养问题。 (5)关于文学作品的语言问题。
中华民族有“圣人” “贤人”吗?“圣人”贤人“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2个回答2022-09-16 11:41
孔孟,老庄都是圣贤,主要看你自己怎么认定,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不过我觉得坚持自己的道路,朝着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的去努力的人都是圣贤的人。
孟子:“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0-18 05:56
此句前还有两句,原文如下: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大意:值得喜爱的叫‘善’,自己确实具有‘善’就叫‘信’,‘善’充实在身上就...
全文
王充和《论衡》指出了什么?
1个回答2023-02-18 22:06
王充写作《论衡》一书,针对这种儒术和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进行批判。《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的...
全文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2个回答2023-05-21 18:06
出自《孟子·尽心下》 [原文]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 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
全文
何谓圣人、智人、贤人、愚人
1个回答2022-12-12 21:43
学习了,谢谢分享、、、
《百战奇略》如何看待众与寡?
1个回答2022-05-17 19:41
《百战奇略》认为,“众与寡”这对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是相互转化的。它指出,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作战,只要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实施正确的作战指导,采取“设虚形以分其势”的“示形惑敌”战法,就...
全文
理有理无谓之道非有非无谓之神无而有之谓之圣有而无之谓之贤
1个回答2023-08-06 11:18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
全文
王充的论衡核心思想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17 04:30
《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论衡·对作》篇)。因此...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