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南华寺》

2022-09-23 03:00

诗的内容和讲解谢啦
1个回答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写给友人的一首诗:"
水香知是曹溪口,
眼净同看古佛衣,
不向南华结香火,
此身何处是真依?
"这首诗的字里行间看出苏轼对南华寺的真挚情感,看来苏轼当年是很想在这里结上一缘。
相关问答
根据苏轼传和记承天寺夜游看出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3-01-20 04:57
清闲、不问世事的人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
1个回答2023-06-06 16:20
你想问什么?
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夜游的原因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3-05 01:10
思乡,寻访友人
苏轼和苏辙谁更有才华,为什么苏轼更加出名?
3个回答2023-02-09 05:10
因为苏轼在散文、书法、诗词等和多方面都有造诣,有很多名篇传世。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为什么称自己为闲人?
1个回答2022-10-10 23:15
被贬后的无奈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个回答2022-10-12 20:15
首先,该句处处都写皎洁的月光,却没有出现一个“月”字,这个表里澄澈的月的世界,完全是由喻体来完成的。其次,句中所用比喻完全摆脱了陈俗的旧套。一般人写月光,总是写月光如水,这虽准确但显陈旧,而苏轼将它与...
全文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1个回答2023-04-09 13:55
月,并非夜夜明,竹柏,并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可觅,处处可现,只要心胸开阔,就会发现,大自然的神奇,这也正是苏轼保持乐观开朗的原因.
简述苏轼生平 苏轼的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4 05:49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
全文
苏轼的《琴诗》中,苏轼所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0-07 03:31
琴声从哪里来的?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