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区别

2022-10-03 11:39

2个回答
通假字与假借字的区别和联系
本有其字,因音通假,是为通假字。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为假借字。
两者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字音必须相同或相近,都是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另一个字。如“其真无马邪?”中的“邪”,通“耶”,二字同时存在,因音同而通假。再如“北”,相背之意,假借为北方之“北”。二者字音都相同或者相近,具有“同音替代”的共性。
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是同时存在的两个字。如“植其杖而芸”中的“芸”通“耘”,二者皆是已造出的,同时存在的字。而假借字是本无其字,借完后,字形上仍然只有一个,属于一个字范围内的使用问题。如
“自”,本义指鼻子,《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自,鼻也,象鼻形。后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自己,但是二者通用“自”字,字形上只有一个字。
其二,假借字虽不造新字,却能够产生新义,这是通假字所不具备的特点。
第三,从时间长短来看,通假字是临时的、偶然性地替代,离开特定语言环境后,通假字便不复存在。假借字则是一经借用便永久替代。
与假借字的分别
有人常把通假字与六书中的“假借字”相混。严格来说,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例如上述例子中,本来已有“慧”字,但却以“惠”字临时替代。而六书的的假借字则是本无其字,因为要创制新字较麻烦或为免使字数大量增加,而采用同音或近音字表达那种意思,例如“自”字本义是鼻子,因同音关系,借来表示“自己”之意,这是六书中的假借。

即使在古人的训诂解说中,也有时会把两个名称相混。读者应按其上文下理,或按文字学知识,小心判别。
相关问答
古汉语里假借和通假的区别
1个回答2022-09-08 04:55
假借是这样的情况: 例如“其”字:本义是指簸箕。但是后来要表示“其”作为代词的意义,没有新造词,于是就拿已有的“其”来表示这个意义。久而久之,这个意义成为主要的意义,而它的本义反而不常用了,于是为了区...
全文
假如汉字会说话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1 06:33
假如汉字会说话?汉字是写在各种载体上的文字,是口语的记录,是心声的表达。作者写作的目的不外乎是职责、热爱、创造、传承、表达和俸禄,发扬光大汉字文化,民族的根基才会牢固。
7年级下(人教版)里的通假字
1个回答2022-09-13 14:17
“止”通“只”。
什么叫古言通假
1个回答2022-09-01 15:31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什么是真朋友?什么是假朋友?通过故事来说明
1个回答2024-02-07 05:44
这个有故事但是故事是不一样的你身边的朋友好与坏你应该能觉得出。
通假字 同假字
1个回答2022-08-30 05:27
诎同“曲”,弯曲 表明诎曲意思相同 严格上不算通假字 甫通“父”,男子美称 表明 甫字替代“父”字 而实际上甫并没有“男子美称”的释义
如何区别假借与通假
2个回答2022-09-05 18:30
一、本质不同 1、严格来说,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例如上述例子中,本来已有“慧”字,但却以“惠”字临时替代。 2、而六书的的假借字则是本无其字,因为要创制新字较麻烦或为免使字数大量增加,而采...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