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通假字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句式(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呢?

2022-10-05 02:36

1个回答
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鲜美 古义:颜色鲜艳美丽。 今义:食物味道好。
2.阡陌交通: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运输事业。
3.咸来问讯: 问讯 古义:询问消息。 今义:问;问候。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走投无路的境地。
5.无论魏晋: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词类活用
异(渔人甚异之):对…感到奇怪,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
穷(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 。形容词用作动词
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名词作动词。
果(未果):实现,名词作动词。

一词多义
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舍弃。)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中:①中无杂树(“中间”) 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①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 ②寻向所志(志标记)
之: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③处处志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意)
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
得:①便得一山(出现) ②得其船(找到)

句式
1)判断句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句意: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2)省略句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是“(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省略。
省主语: 例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
例二:便舍船,从口入。(是“〈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的省略。
本文省略主语有多处,如:“(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翻译时一并补出。
省宾语: 例一:问所从来(是“问之所从来”的省略。“之”代“渔人”。
省介词: 例二:林尽水源(是"林尽于水源"的省略.)
相关问答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世外桃源“在哪里?
1个回答2022-11-05 05:52
在北京密云风景区附近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文 急!
1个回答2022-05-15 04:42
网上很多很多!!!
请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说的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4-20 23:52
桃花源并不存在,桃花源是虚构出来的。 《桃花源记》是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桃花源一个幻想的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给自足,...
全文
陶渊明 桃花源记说的是什么地方
1个回答2022-10-02 15:36
湘西武陵源。
陶渊明著名的十首诗句桃花源?
1个回答2024-05-10 19:23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全文
陶渊明的 桃花源诗及注解?
1个回答2022-09-24 17:57
《桃花源记》 陶渊明
陶渊明桃花源记图片
1个回答2024-02-15 17:13
陶渊明桃花源记图片
桃花源记中陶渊明虚构桃花源的目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9-26 11:50
心灵寄托,发泄之作
陶渊明说的世外桃源具体是哪个省
1个回答2022-12-30 15:42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曾描绘过一个令世人无比向往的桃花源,据考证,它就位于湖南北部的常德市桃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