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典故

2022-10-08 14:17

3个回答
很早以前,西湖白沙堤,从孤山蜿蜿蜒蜒到这里,只有一座无名小木桥,与湖岸紧紧相连。游人要到孤山去游玩,都要经过这座小木桥,日晒雨淋,桥板经常要烂断,游人十分不便。

  桥旁有一间简陋的茅舍,住着—对姓段的夫妇。两人心地善良,手脚勤快,男的在湖里捕鱼为生,女的在门口摆个酒摊,卖家酿土酒。因酒味不佳,顾客很少上门,生意清淡。

  一天,日落西山,夫妇俩刚要关门,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白发老人,说是远道而来,身无分文,要求留宿—夜。段家夫妇见他年老可怜,热情地留他住下,还烧了一条刚从西湖里捕来的鲤鱼,打上一碗家酿土酒,款待老人。老人也不客气,一连饮了三大碗,便倒在床上,呼呼入睡。

  第二天早晨白发老人临别时,说道:“谢谢你们好心款待,我这里有酒药三颗,可帮助你们酿得好酒。”说罢,取出三颗红红的酒药,告别而去。

  段家夫妇将老人的三颗酒药放在酿酒缸里,酿出来的酒,颜色猩红,甜醇无比,香气袭人。从此,天天顾客盈门,段家猩红酒名扬杭城,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段家夫妇拆了茅舍,盖起了酒楼。他们为了感谢白发老人,积蓄了一笔钱,准备好好答谢他。

  岁月流逝,一晃三年。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发老人冒雪来到段家酒楼。夫妇俩一见恩人来到,喜出望外,留老人长住他家。然而老人第二天便要告别。临别之时,段家夫妇取出三百两银子送给老人。老人笑着推辞说:“谢谢你们夫妇—片好心,我这孤单老人,要这么多银钱何用?你们还是用在最要紧的地方吧!”说罢,便踏雪向小桥走去。段家夫妇站在门口相送,只见老人刚跨上小木桥,脚下一滑,桥板断啦,老人也跌进了湖里。夫妇俩急忙跑去相救,忽见白发老人立于湖面,如履平地,微笑着向他们挥挥手,飘然而去。

  段家夫妇这才知道,白发老人不是凡人。想起老人临别说的话,使用那笔银钱在原来的小木桥处,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桥,还在桥头建了一座亭子。从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桥断啦。

  乡亲父老怀念段家夫妇行善造桥的好事,便把这桥称为段家桥。后来,因为“段”、“断”同音,使被称为断桥。
说起西湖的来历,有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但是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抢,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
白娘子和许仙,西湖断桥。
有一颗珠子,照到哪,哪就五谷丰登,山河秀丽。在妖与珠子的主人争夺时,珠子落到凡间,变成了西湖。
相关问答
都说湖南美女多,湖南美女最多的地方在哪啊?
1个回答2022-07-21 21:46
我觉得是湘潭或者长沙
关于西湖的传说故事西湖的传说故事介绍
1个回答2024-01-29 08:34
1、西湖来源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 2、但是...
全文
小时候大家看没看过一本书,里面有个故事是关于“仙女湖”的,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儿三次去仙女湖想变美!
1个回答2024-03-09 20:01
不好意思 ,我只看过《仙女湖》的 电视 连续剧 , 而且 不适合 孩子看 , 孩子要是 小的话 ,看看《绿野仙踪》
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夜湖 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9-24 15:15
意简橡思是,晴朗的天气看湖光山色,不如雨天赏湖景来的美丽;而雨天的湖景虽然美丽,却码扮又不及月下湖水的夜色动人了。拦模旁
湖里湖涂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6-26 04:52
可能是打错字了,要不就要看原创者的意图了。还有可能是故意打错字表示一种个性。 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1个回答2024-02-02 00:22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
全文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28 01:58
是鄂教版的吧
西湖平湖秋月谁写的?
1个回答2024-03-28 09:44
宋王洧《平湖秋月》 宋王洧《平湖秋月》原文:万顷寒光一夕铺,水轮行处片云无,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
为什么说湖南自古人杰地灵,湖南出过哪些名人?
1个回答2024-05-22 18:51
自湖广省分治以来湖湘人才纷纷涌现,首先从文化思想上岳麓书院之“唯楚有才,于斯为盛"作为立业之标杆,推动了湖湘子弟立业报国之雄心,湘军威名于四海造就强军报国之壮志,才有后来大量的文能武之将材帅才!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