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的范进真实存在吗?

2022-05-21 04:45

3个回答
存在,但是没那么夸张
儒林外史是讽刺现实的作品,人物形象在现实中能找到一些原型。但是现实中的原型跟作品中的人物不能等同。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中,记载了一名秀才中举后,喜极发狂、大笑不止求医。

黄士俊三十四岁时进京赶考,到岳父家借盘缠,岳父看他寒酸,门都不让进,两个鸭蛋把他打发了,好心的仆人看他可怜,凑钱给他。后来黄士俊高中头名状元。

都有范进的影子,但又都有不同。可以说,他们是现实中的“范进”,但不等于作品中的“范进”。很多小说的人物形象都与现实中的人存在类似的关系。
不存在,虚构的人物
相关问答
儒林外史10个范进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14 19:58
1、严致和 严致和即严监生,清雍正朝规定,秀才中凛生,凛生被选入国子学称贡生,碧稿次于凛生、凛生选入国子学成为监生; 而且当时一些未能入府、州、县学而欲考举人者,可以出资捐一监生资格参加乡试,或...
全文
如何评价《儒林外史》第七回中的范进?
1个回答2024-03-14 23:45
《儒林外史》第七回人物性格特点:范进形象特点:是一槐罩个热衷科举,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耗在科举上,将中举取得功名利禄当作唯一的奋斗目标,几十年屡试不第,也不愿从事劳动...
全文
儒林外传是儒林外史吗
1个回答2024-01-18 15:28
不喊悉是。《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名著,作者是枣袭明人吴承恩,它是明朝三大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而《儒林外传》是中国清朝著凳渗兄名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散文集。两者关系并不...
全文
为什么《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要被讽刺呢?
1个回答2023-01-03 03:11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想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和讽刺,因为范进是在60多岁才考上,近视的,考上进士之后却一激动高兴死了,这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他们这些所谓文化人的讽刺与不满。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后为什么疯了?
2个回答2023-01-20 05:20
范进中举之前考过很多次,但每次都名落孙山,而在他年纪很大时候才考中,所以中举之后过于兴奋而发疯,实质上就是吴敬梓讽刺科举制度。
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
1个回答2022-04-17 00:14
范进,年方半百,屡试不中,幸周学道提携,中举,喜胜而疯,其丈一掌打醒,其后日渐富贵,官运亨通
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
1个回答2023-01-28 22:20
《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最为经典的一个故事,其中描写了范进中举之后的那种癫狂,表现的淋漓尽致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哪回
2个回答2023-01-30 17:45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
初三课文《范进中举》是节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的“儒林”有什么意义,外史有什么意义,
1个回答2023-08-11 07:46
儒林泛指儒生、读书人. 外史与正史相对,人物多是虚构或是民间传说,与历史人物没有关联. (中考是不会考这种题的.)
儒林外史小故事
1个回答2023-05-06 18:25
诜剿灭惨捉波纹运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