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这篇寓言讥讽了什么样的人?

2022-12-02 07:23

2个回答
自相矛盾讽刺了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的人。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难一》。自相矛盾的意思是:矛是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是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自相矛盾讽刺了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的人。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它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能刺破所有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自相矛盾的意思是:矛是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是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相关问答
制相矛盾这则寓言中讽刺了哪些什么什么的人?
1个回答2024-01-21 01:33
自相矛盾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说话不顾事实,把事物夸大到绝对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尴尬境地的人。
文言文矛与盾讽刺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3-08 14:25
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韩非子的寓言《自相矛盾》为什么讽刺写楚人
1个回答2024-01-20 19:42
楚国有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他赞美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无法刺破。”接着,他又夸起了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是穿不透的。”有的人问他:“如果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
全文
韩非子的寓言《自相矛盾》为什么讽刺写楚人
1个回答2024-01-25 11:14
楚国有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他赞美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无法刺破。”接着,他又夸起了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是穿不透的。”有的人问他:“如果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
全文
《矛与盾》和《自相矛盾》是同一个寓言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1-20 00:50
问:《矛与盾》和《自相矛盾》是同一个寓言故事吗? 答:是的
寓言矛与盾中,卖矛和盾的人说的两句自相矛盾的话是
1个回答2024-02-22 09:49
我的矛锋利的很,什么盾都能击破 我的盾结实的很,什么矛都刺不破
讥讽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8 23:30
1.丢人现眼 成语释义:丢脸,出丑。 成语出处:杨朔《春子姑娘》:“你看我弄的婆家婆家不要,娘家娘家讨厌,丢人现眼的,哪有脸见她!” 2.沐猴而冠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
全文
形容讥讽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4 18:02
【败军之将】: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拜赐之师】:用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 【伴食宰相】:伴食:陪着人家一道吃饭。用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 【补阙灯檠】:阙:缺;...
全文
有关“矛与盾”的问题~1.什么是寓言?1.“矛”指什么?“盾”指什么?3.课文讲...
1个回答2024-01-20 02:08
1.什么是寓言:1、由来:「寓言」一词,最早见於《庄子‧寓言》篇:「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与〈天下篇〉「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前者指出寓言假借外物以立论的技巧,后者则视寓言为传达意念的工具. 2、...
全文
古代寓言<<矛与盾>>中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自相矛盾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个回答2024-02-18 00:22
原文:"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译文:“我的盾牌非常坚固,什么东西都刺不进去。”;“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东西都能刺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