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请你举一个例子说明这句话的强大?

2022-12-19 16:18

1个回答
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任何事物都会走向相反的的方向,这是道在起作用;
——人一生下来就在往死亡的方向走
自认为自己强大,就会往弱小的方向走;自认为自己弱小,就会往强大的方向走
只有弱者,才能充分活用道的力量
例如:企业自认为可以服务更多的顾客(自认为自己是强者),因此肯定就会走弱;反之自认为自己是弱者,只能服务一个顾客,我们面对这一个顾客就会心存敬畏、谦卑,用心把握顾客的需求,做出自己的特点,喜欢这个特点的人就会成为我们的顾客,而且这些人会越来越多——少即是多。
建议:生活中还有很多例子,掌握一句经典,就要将自己身上发生的事与之链接,并且时刻以此作为思考、行事的原则。
相关问答
数学举一反三是什么意思? 举例子
1个回答2024-02-22 11:13
成语典故 孔子曾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方面,你们应该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另外几个方面,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
全文
什么是遇弱则弱,遇强则强,举几个例子?
1个回答2024-03-09 21:47
  所谓遇弱则弱,遇强则强,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想要的生活很美好,但是现实很骨感,所以你首先得强大起来,方能应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在困苦中活出自己的精彩。   有个女生,18年以来...
全文
举正反两例教子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20 17:43
[白话文]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
全文
关于古人举一反三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11 23:33
《论语》中的一段话:“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成语“举一反三”就是从这句话来的。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
全文
举一反三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12 07:29
《论语》中的一段话:“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成语“举一反三”就是从这句话来的。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
全文
人本原则正反举例
1个回答2024-03-12 04:38
  人本原则的基本原则就是以人为本。条例,制度的制定都是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为员工着想。  人本原则即是以人为中心。企业必须将理念当作一种管理工具来应用,开发和树立...
全文
请举个反例。
1个回答2024-04-09 03:55
a和c负数,b是0
什么是正反问并举例
1个回答2024-04-20 06:11
用肯定否定并列方式提出问题,让人选择一项回答.如: 你听不听我的话呀?
举一反三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11 13:48
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
全文
举个事物都有正反面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12 18:13
只要是工具类的都者巧符合你所说的情况啊,比如说“电脑的使用”一方面方便了人们,一方面形成首巧键了网瘾等,比如说“医药”,一方面可以救人,一方使用不当会害人;还有像“考试”一方面是选取人才的一种宽...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